讓服務更高效 讓市場更活躍
——我省密集&&政策措施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謝君慧有些意外,現在辦理營業執照竟如此“簡單”。
他是7月30日新註冊企業——貴州君晨諮詢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當天,他到南明區政務服務中心,在大廳營業執照自助打印機上,點擊“打印”,不到10秒,營業執照便“新鮮出爐”了。
“從網上提交資料到審核通過,還不到3個小時!”謝君慧説。
如此便捷的背後,得益於今年3月底,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貴州省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工作實施方案》和《貴州省企業登出登記“一件事”工作實施方案》。兩個《方案》的施行整合了部門資源、精簡了辦事材料、再造了審批流程、優化了辦理系統,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讓企業開辦、信息變更、登出登記實現了一次申請、一次辦結。
方便快捷的經營主體准入、變更、登出流程,推動了生産要素的暢通流動、各類資源的高效配置、市場潛力的充分釋放,進一步激發了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經營主體總量達460.03萬戶,註冊資本總額達13.92萬億元。
“一個小時不到,就把我公司從‘異常名錄’移出了,效率非常高!”7月29日上午,順利辦好信用修復的貴州垚森農業科技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家弘,為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連連點讚。
因未按時履行年報公示義務,該公司被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我到銀行開戶的時候被告知受到了信用約束,辦理不了,當時特別着急。”陳家弘趕忙跑到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信用監督管理科。
該科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立即指導陳家弘進行年報補報,並現場受理了信用修復申請。一個小時不到,就完成了信用修復。隨後,工作人員對他進行了約談教育,告知其年報公示的重要性。
“企業是否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已成為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貸款、擔保、保險等商事活動的重要參考。“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信用監督管理科科長陳澤芳介紹,企業是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即黑名單),在審查行政許可、委託承擔政府採購項目、工程招投標中都會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可能會因此被予以限制或禁入。
今年4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省發改委等4部門發布《貴州省信用修復“一件事”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類失信主體修複路徑,讓高效便捷的信用修複製度為經營主體發展加速。去年,《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實施辦法(實行)》印發,讓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實現了“線上辦、容缺辦、及時辦”。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累計為經營主體開展信用修復52.92萬戶次,平均每天修復2891戶次。
7月18日,《貴州省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規程(試行)》(下稱規程)&&。類似“規程”是全國各省區第一個&&,對涉及經營者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程序等作出了詳細規定,對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作出了剛性約束,目的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當前,我省正着力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上述“規程”所稱重大政策措施,指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涉及經營者經濟活動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以及具體政策措施。“規程”規定,政策措施要由本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同起草單位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未經公平競爭審查,或經審查認為違反審查標準的,不得&&。
“這一舉措,為發揮社會監督、保障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適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了條件。”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市場與環境緊密結合,公平與活力相輔相成,我省在全國率先&&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規程,致力於通過營造活力迸發的營商環境、預期良好的發展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等,為各類經營主體更好發展提供廣闊市場空間,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接下來,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加強重點領域和行業反壟斷執法,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促進各類資本機會平等、公平進入、有序競爭,更好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鮑貝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