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串聯“陽明·問道十二境”的風物之旅-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一場串聯“陽明·問道十二境”的風物之旅

2023-09-27 09:43:09  來源:貴州日報

陽明文化可感可知

一場串聯“陽明·問道十二境”的風物之旅

  讓陽明文化可感可知,讓貴州風物更加絢麗多彩。9月26日,由省委宣傳部和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主辦的2023“問道向黔·探尋陽明悟道之路”風物之旅分享會在貴陽市陽明祠舉行,作為風物之旅活動的最後一程,分享會旨在展示風物之旅活動探訪的成果,讓大眾更深入立體地了解陽明文化。

  行走 感受陽明悟道的歷程

  515年前,王陽明被貶謫居貴州修文縣。在貴州,王陽明因“龍場悟道”,傳道貴陽文明書院,始論“知行合一”,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代巨儒。他的一生留下600多首詩,有六分之一作於貴州,在其3篇文章入選《古文觀止》的文章中有2篇作於貴州。貴州因此被稱為“王學聖地”。

  陽明文化是多彩貴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貴州根據王陽明在貴州居住期間的生活、悟道以及講學的行動軌跡,以“陽明·問道十二境”為主題發布了興隆書壁、平越思隱、龍場悟道等12個文化符號及經典游學路線。

  為了加大對“陽明·問道十二境”的宣傳推廣,9月20日至25日,貴州省委宣傳部聯合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以“可感可知的陽明文化”為主題,組織開展2023“問道向黔·探尋陽明悟道之路”風物之旅傳播活動,邀請陽明文化專家學者和千萬級粉絲的知識型大V橫跨貴州7個縣(市、區),通過行走貴州獨特的山河地理,感受王陽明悟道傳道的心路歷程,系統尋訪並傳播“陽明·問道十二境”這一旅游路線。

  其間,活動團隊沿途採訪各縣(市)陽明文化研究者,並在黔西象祠聆聽當地初中學生背誦《象祠記》全文。風物之旅也在象祠創新性地開展風物課堂,張明、閻京生、高慶一分別以“陽明文化對黔西的影響”“發現一個有趣的王陽明”“以AI為鏡、可以致良知”為主題,為當地學生及游客宣傳傳播陽明文化。現場互動積極,反響熱烈。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首席執行官陳沂歡&&,風物之旅就是地道風物的知行合一,希望通過一路所學所感進行鮮活宣傳,為大眾傳播可感可知的陽明文化。

  轉化 人文瑰寶為旅游添彩

  貴州是陽明心學的發源地。王陽明在貴州悟道、體道和傳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遍及黔中並逐步形成頗具影響力的“黔中王學”,對推動貴州思想、文化和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陽明文化對貴州、中國乃至東南亞都産生了重要影響,具有世界性意義。專家學者、網絡大V在行走中發現,王陽明在謫居貴州期間遍游黔地,每到一地皆作詩文留念,為貴州留下了豐富的人文瑰寶。

  “陽明·問道十二境”有“龍場悟道”的智慧之光也有“平越思隱”的內心掙扎,有“南庵答和”的閒情逸致,更有“貴陽傳道”的諄諄教誨,有“古道心旅”的悲天憫人,還有“東山余韻”的懷念傳承……在他們看來,這條串聯起了王陽明在貴州行跡事件的經典游學線路,通過空間場景來還原歷史,彰顯古今巨變時代發展,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體驗與互動,讓陽明心學得以深入人心並輻射豐富的貴州文化資源。

  專家學者、網絡大V通過完整走過這條悟道之路,對陽明心學“心外無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精神內涵有了更深的體悟,對陽明先生絕處求生的精神意志、“事上練”的實踐態度和傳道授業的孜孜不倦有了更直接的體會,對多彩貴州奇絕瑰麗之山水,真誠包容之人文,豐饒地道之風物有了更生動的認識。

  “行走‘十二境’感觸非常深,學術研究不能局限在象牙塔裏,要走出去才能有深刻體會。”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副教授、貴州大學“陽明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明從2000年後開始研究陽明學,儘管研究23年,但一次性系統地走完王陽明在貴州的12個點還是第一次。在他看來,行走讓書本上的學問有了時空概念。他&&,作為學者更應該通過實地走訪將學問轉化,積極參與到貴州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中去。

  分享 讓陽明文化可感可知

  分享會上,陳沂歡從人文地理視角出發,基於貴州山地、水系、城鎮的歷史發展與特點,生動地將現代意象與當年王陽明入黔之路相結合,分享了王陽明為貴州文教、民族團結以及邊疆鞏固作出的重大貢獻。與會專家學者、網絡大V就如何“讓陽明文化可感可知”展開交流,分享了對陽明文化在當代轉化運用的理解。

  “行走陽明問道之旅感悟很深,我會把此行的旅游路線,分享給更多朋友。”《博物》雜誌資深編輯王繼濤認為,加強陽明文化學術研究,不僅要做深做透,更要做巧做準,用更好的方式闡釋出陽明文化的當代意義,推動文化傳播,推進貴州旅游産業發展。

  “貴州的大山大水是治療精神內耗的良藥。通過實地探訪,感覺縮短了我與王陽明先生的距離。”科普作家陳旻的貴州之行深切感覺到陽明文化的“可知可感”。在他看來,陽明文化在歷史與現代的交織中變得更為清晰,通過探訪貴州山水,感知陽明悟道的真實環境,不僅讓他感受到王陽明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困惑和成長,更讓他深刻體會到信念與選擇的可貴。

  “陽明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思想高峰,地道風物通過設置話題、設計Q版漫畫等方式,希望引導更多年輕人關注陽明文化,關注多彩貴州。”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首席運營官、總編輯范燁&&,未來將深入參與貴州文化系統傳播工程,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聯合更多專家學者和行業大V等,對陽明文化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和廣泛的內容傳播。(記者 陳曦 趙相康 劉立超)

[責任編輯:劉昌餘 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