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9月22日電(記者楊欣 周宣妮)走進貴州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品種選育基地,一片火紅的辣椒在晚霞的映照下格外顯眼,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研究所所長田浩彎腰摘了一顆辣椒觀察性狀。“當前椒農種植的辣椒已經進入采收尾期了,這些辣椒是用來選種育種的,所以保留到現在。”
遵義市農業科學院辣椒研究所所長田浩正在選育基地裏查看辣椒長勢。新華社記者 楊欣攝
在今年的第8屆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上,由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培育的“遵椒111”和“遵椒222”分別獲得“全國辣椒十大新優品種”和“十大潛力品種”稱號,“這是遵義朝天椒在‘優中選優’之路上最新的里程碑。”田浩説。
2022年,世界辣椒聯盟(WCA)對榮獲“世界辣椒特色小鎮”稱號的貴州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進行了授牌。
“要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做強産業鏈的延伸,要有一個龐大的産業種植規模,核心在於種子。”田浩説。
田浩告訴記者,遵義人民通過400餘年口味的喜好,一代一代選擇出了豐富優質辣椒原生品種。“這些品種是遵義人多年吃出來的,農民根據香辣協調選擇留種,口味雖好但産量和抗性很差,産業化規模化存在短板。”田浩説。
通過雜交改良提高原生種的抗性和産量,是解決問題的關鍵。2016年,遵義市農科院主持選育的兩係雜交新品種“遵辣9號”獲得審定,該品種憑藉品質好、産量高、適應性強的優勢表現,在省級區試中獲得第一的佳績。
“‘遵辣9號’第一次成功實現遵義朝天椒雜交化,以前農民的自留種和一些常規種,基因上沒有太大改變,‘遵辣9號’是較大的品種突破。”田浩説。
解決了抗性和産量,下一步就要降低制種成本。“兩係雜交種採用的不育係是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不育,這要求制種工人要有很嫻熟的去雜技巧,稍有不慎,就容易導致品種不純,制種成本較高。”田浩説。
2016年冬,遵義市農科院經過對兩千多份品種篩選後,找到了合適的品種。2019年,成功選育三係雜交種“驕陽6號”和“朝天椒6號”,大量減少了育種成本,提高品種純度。目前,“驕陽6號”和“朝天椒6號”都是遵義市辣椒換種工程的主推品種,推廣面積已突破20萬畝。
在今年的國際辣椒博覽會上嶄露頭角的“遵椒111”,較以前的品種抗土傳病害的能力更強,有一定耐連作障礙的能力。“一般品種連種兩年之後,土傳病害增加,至少減産百分之十以上。”田浩説,“‘遵椒111’是遵義市農科院從4000余個雜交小組合中,通過連作地鑒定篩選出來的。目前試種看,連種兩年的減産率降到百分之五。”
田浩告訴記者,選育一個新的辣椒品種動輒幾年十幾年,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每一次的突破,都能解決一個困擾多年的産業發展問題,找到更適合市場需求、種植風險更低、經濟收益更高的品種,讓椒農致富增收。”田浩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