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500名檢察人員奮戰鄉村振興一線-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省500名檢察人員奮戰鄉村振興一線

2023-08-21 09:38:55  來源:貴州日報

  8月4日,雲岩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的鄧兵在貴陽市雲岩區馬王街道金鴨村走訪群眾。鄧兵是全省檢察系統派駐鄉村振興的一員。貴州檢察系統500名檢察人員參與鄉村治理,助力法治鄉村建設,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

  距離鄧兵105公里的長順縣擺所鎮熱水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軍作為省檢察院駐長順縣鄉村工作隊副隊長,與另外5名檢察官從2021年10月進駐長順,帶領當地群眾走鄉村振興路。

  劉軍告訴記者,駐村以來,他們工作隊立足駐村實際,圍繞當好政策宣傳員、做好産業振興引路人,當好群眾服務員開展工作,切實為當地群眾解決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等一批急難愁盼的問題,為群眾辦實事。在他的協調下,當地群眾的季節性缺水得到解決,村裏的水塘維修水泥運來了,村裏的衞生室硬軟體得到改善,村裏的種植養殖業得到發展……

  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劉軍&&,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科學規劃實施路徑,發展能落地、能見效、能持續的紫王葡萄、生豬養殖等産業,不斷提高其影響力和附加值,從而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老百姓收入。同時,把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進行有機結合,讓群眾唱主角,在改廁模式、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等村莊建設方面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平壩區十字線鄉九甲村,安順市人民檢察院四級檢察官助理段婷婷,正在入戶走訪脫貧戶,採集、核對基礎信息和收入數據,做好九甲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2021年,段婷婷從安順市檢察院選派到九甲村成為一名駐村幹部,駐村以來,她積極爭取資金安設戶外不銹鋼環保垃圾箱60個,人居環境整體狀況得到明顯提升;幫助規範九甲村發展黨員流程和黨支部基本制度執行,推動村黨組織隊伍結構整體優化提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因村制宜把道德規範和法治理念融入村規民約,調解矛盾糾紛10余起並“點對點”普法,提升村民法治意識,力促問題解決在當地、矛盾化解在基層……

  段婷婷駐村後,九甲村改變的不僅僅是一條條瀝青道路、一盞盞指路明燈、一座座獨棟小院,還有村民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摒棄陋習的文明鄉風……這些變化,讓她堅信她的付出是有收穫的。駐村一年多,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段婷婷和村“兩委”提出了九甲村五大定點幫扶計劃構想,即建強村黨組織、改善宜居環境、提升精神文明、防止規模性返貧、發展鄉村産業,並付諸實施。

  段婷婷深知,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一頭連着農民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着鄉村振興的動力後勁,她結合檢察機關主責主業和發揮法學專業特長,用法治服務為鄉村振興産業發展保駕護航,積極協助村“兩委”引進農業公司,為企業與村民依法訂立合同提供法律服務,打造100余畝規模化羊肚菌基地和70余畝松茸種植,吸納本村村民就近務工,獲得“土地流轉與基地務工”雙收入。以法治護航,保障村民不再憂“薪”。

  大方縣檢察院副檢察長代潘菊,經常深入鄉村振興&&點走訪群眾,協調幫助解決當地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她説,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和檢察責任。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檢察機關嚴厲打擊破壞農業生産、農民利益刑事犯罪,特別是涉糧、油、種、耕地等嚴重刑事犯罪,守好農業發展“底盤”,同時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助推鄉村宜居宜業,並以多元化司法救助,鄉村法治、德治宣傳教育等為抓手,加強對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的關愛服務,助力農民富裕富足,以檢察新擔當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更多、更優的檢察服務和司法保障。

  在貴州農村,500名檢察人員活躍在鄉村振興的大地上,以檢察擔當譜寫鄉村振興篇章,或當好政策法律宣傳員,或化身産業發展引路人,或為群眾的急難愁盼事而奔忙。

  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全省檢察機關駐鄉村振興工作隊定點幫扶,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全面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緊緊圍繞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要求,聚焦“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選派301名檢察幹警擔任農村地區及安置點聯絡人,派出199名幹警開展駐村工作,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推進助力鄉村振興常態化,為貴州鄉村振興貢獻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記者 羅華)

[責任編輯:吳雨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