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屬於高原山地地區,茶園海拔多在1200~2000m,最高海拔2347.5m,造就了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的産茶區,雲霧多,漫射光多,晝夜溫差大。由於特殊的緯度、海拔和地形地貌,氣候獨特而宜人。擁有3個氣候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和暖溫帶,而各地從山麓到山頂又程度不同地存在6個氣候層,立體氣候明顯。在獨特的多類型小氣候環境下,農産品的生物種類多、上市期長、保鮮期久。地勢海拔高差大,氣溫隨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總的趨勢南部高於北部,東部高於西部。且受季風、寒流和地勢影響,六盤水市內降水時空分佈及降水強度差異明顯,降水分佈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市內日照自西南向東北遞減,低於全國平均值。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為1105~1610.7h,而市境內蒸發量南部地區大於降水量,其餘地區小於降水量。
六盤水市地處貴州省西部,雲貴高原東部一、二級&地的過渡帶和黔中高原向滇東高原過渡的斜坡上,廣西丘陵向黔北高原過渡地帶。地勢總體趨勢為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中部區域因受北盤江與三岔河的強烈侵蝕及切割作用,地勢起伏劇烈,地貌類型多樣。

水城縣新街鄉大元村地貌。
説到茶的品質,我們常用“喝着,喝着,春天就來了!”形容六盤水的早春茶。
在涼都長的是“高山茶”。六盤水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受低緯度、高海拔的影響,立體氣候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茶樹喜光耐陰忌強光直射,耐蔭喜潤,喜濕怕澇,六盤水茶區主要集中在山區,海拔在1200~2300m,北緯25°~35°黃金緯度,兼具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優質茶園的特徵。

在大寒節氣未到前就已經開採的六盤水“早春茶”。
在涼都喝的是“生態茶”。六盤水人始終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是六盤水茶葉最顯著的標誌。,六盤水茶園主要分佈在低緯度、高海拔地區。茶園位於山地半山腰,距山頂、山麓均有一定高度或者位於山塢或山谷地段,周圍自然植被保護良好,樹木覆蓋度大,獨有的喀斯特岩石地貌經過數萬年的風化,形成了富含肥力、黏性小最適宜適於茶樹生長髮育的砂質土壤。
在涼都飲的是“有機茶”。涼都多夜雨,隨風洗輕塵。由於特殊的緯度、海拔和地形地貌,氣候獨特而宜人,四季分明寒暖乾濕交替突出。茶園周圍自然植被保護良好,樹木覆蓋度大,生物多樣性豐富,這些生物相互間形成了依存關係的自然群落,給茶園形成了天然保護網。所生産的茶屬於無公害、綠色有機茶,茶葉水浸物、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均高於國家標準,具有香高馥鬱、鮮爽醇厚的獨特品質。
在涼都品的是“古樹茶”。據地方志記載,六枝特區在明代屬朝廷貢品富硒茶葉“朵貝茶”産區,現依然有古茶樹存在,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貴州大學等專家教授鑒定年齡最古老的是大用古茶樹,。迄今,百年老齡茶樹依稀可見。早在清乾隆年間,當地曾以之作貢品”,茶湯色澤明亮、回味甘醇、清香宜人,並且耐泡。早在清乾隆年間就作為貢茶,供皇室享用,其茶品質可見一斑。
獨特的自然條件賦予了六盤水市茶葉産業在貴州乃至全國都具有獨特的優勢,再加上政策指引、科技服務支撐,為六盤水茶葉産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和廣闊的前景。
相關鏈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