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新征程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範縣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深化産業、就業、消費等幫扶工作,做到監測網絡全覆蓋、密切跟蹤不掉線、定期排查不漏人、幫扶到位不漏項、加強監管不脫責,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創建一批鄉村全面振興示範點》》
城口將統籌抓好市級重點幫扶鎮、縣級重點鄉鎮和重點村的全面振興,着力創建一批鄉村全面振興示範點。
-
農文旅融合新動能積極融入“大三峽” 建設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縣
特色農業精耕細作 一産單打向接二連三轉變》》
堅持質量興農、立農為農、品牌強農、聯農帶農,精耕細作“兩種兩養”鄉村特色産業,全力發展農産品加工、鄉村休閒旅游、農村電商,推動傳統種植向科技引領轉變、家庭分散生産向基地集約經營轉變、區域分散發展向園區集聚發展轉變、一産單打向接二連三轉變。
生態文旅打響品牌 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10%》》
加快建成亢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亢家寨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推進九重山旅游景區開發,高品質建設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區,有序發展中高端民宿。
與四川宣漢、萬源共同打造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積極融入“大三峽”世界級精品景區和線路建設,大力發展紅色研學旅游,加快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城口段)建設
未來五年,力爭游客接待能力超過年均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10%。
業態融合協同發展 打造農文旅融合示範片、示範點》》
堅持以旅興農文,細分文旅市場,精細化打造旅游産品。堅持以點帶面、分片推進、錯位發展,打造農文旅融合示範片、示範點,帶動全域農文旅融合發展。
-
綠色生態新畫卷實施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工程 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縣
推進生態保護 》》
加快實施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抓好縣域“兩大重點流域”“三大生態功能區”“四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和建設。
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
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大數據智能化運用,健全社會資本參與環境保護機制,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零容忍”。
統籌做好“雙碳”工作》》
因地制宜發展山上經濟、林下經濟,加快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加快發展綠色金融,開展循環發展引領行動,推進綠色生活創建,培育全民生態文明理念。
-
城鄉發展新路徑梳理城市空間布局 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大巴山生態康養城
依託高速、高鐵,大力推進縣城東部新區建設,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強城市管理,推進濱河公園、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建設。
推進産城融合,未來縣城將拓展到1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8.5%以上。
構建錯位發展、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鄉村建設格局,打造具有縣域特色的山地田園綜合體。
-
交通建設新格局構建交通大網絡 建設渝川陜毗鄰區縣綜合交通樞紐
加快打通“大動脈” 渝西高鐵途徑城口並設站》》
G69銀百高速(城開段)年底前貫通至城口縣城,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渝西高鐵安康至重慶段項目可研報告,渝西高鐵將途徑城口並設站。
城口至巫溪、城口至宣漢、城口至萬源等高速公路項目納入全市“十四五”高速公路規劃,推動城口融入主城、成都、西安等城市交通圈和全國交通大網絡。
全面暢通“微循環” 建成渝西高鐵城口站客運樞紐》》
將圍繞城市建設、産業發展、旅游環線,實施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四好農村路”建設,提高互聯互通水平。大力發展城鄉公共交通站,建成渝西高鐵城口站客運樞紐、鄉鎮交通綜合服務站,構建綠色交通、智慧交通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