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路徑、新發展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旅游産業化
以建設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為契機,梁平將着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旅游産業化。這是落實重慶市委“生態優先當示範、綠色發展當標杆”要求、確保實現“承接沿海地區和主城都市區的産業轉移、承接生態功能區的人口轉移” 新定位的梁平探索,是梁平邁向現代化的重要路徑。
梁平將充分發揮好新型工業化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新型城鎮化的支撐和聚合作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和保障作用、旅游産業化的賦能和驅動作用,切實肩負起“一區兩群”和川東北的重要聯結點、主城都市區東向開放的重要支點、大三峽綠色發展的縱深地帶、深化川渝東北合作的天然橋頭堡、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建設重要板塊的重大責任。
-
深化川渝合作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 打造明月山産業、産品、文旅活動等品牌
自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部署,重慶市委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以來,梁平攜手長壽、墊江、鄰水、達川、大竹、開江等川渝六區縣,推動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成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10個功能平台之一,謀劃儲備重大項目64個,總投資5135億元。
梁平將圍繞打造踐行“兩山”理念新範例,不斷深化川渝毗鄰七區縣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共同謀劃推進項目建設、推進生態環保共建共治、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加快産業協同發展、深化旅游産業融合發展、推動公共服務便利化。加強明月山生態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打造一批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明月山産業、産品、文旅活動等品牌。
-
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三大主導産業 加快建設“千億工業大區”
近年來,梁平區工業總産值達500億元,工業增加值近200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1家、市級數字化車間13家、智能工廠3家,工業園區入園企業達345家,成功創建“兩群”區縣首個市級高新區。
梁平將圍繞承接沿海地區和主城都市區的産業轉移,着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千億工業大區”:
做大做強三大主導産業
做大做強集成電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導産業,積極培育智能家居、通用航空和能源(天然氣、頁巖氣)等特色産業。圍繞主導産業培育壯大和集群發展,重點推進區域性定向招商、産業性專業招商、龍頭企業帶動集群化招商等模式。
創建國家高新區
完善産業園區規劃,盤活存量土地和標準廠房等資源,完善園區生産性生活性服務功能,全力創建國家高新區。把大數據智能化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方向,加快打造企業建設、集成電路檢測、食品檢驗檢測、融資信貸、人才服務等“一站式”公共服務平台。
探索設立産業發展基金
實施智能製造、科技創新行動,探索設立産業發展基金,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進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服務鏈深度融合。改造提升食品加工、能源等傳統産業,加快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
新型城鎮化城景融合發展 做靚雙桂湖、城市客廳、城市之眼等城市新名片
梁平將保護好利用好自然山水和文化,加快推進城市擴容提質,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重慶郊區新城。
做靚城市新名片
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做靚雙桂湖、城市客廳、城市之眼等城市新名片,支持區域中心鎮加快發展,規劃建設“雙50”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大規模植綠添園,深化城市細管、智管、眾管。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圍繞“兩新一重”,實施一批引領支撐城鎮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
城市風貌移步換景
梁平將在城市建築環境融入歷史文化元素,推動雙桂湖、雙桂堂、滑石寨、赤牛城等重要節點景區融入城市,打造顯山露水、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移步換景、處處皆文化的特色城市風貌。
-
農業農村現代化提檔升級農業“五朵金花” 講好“五子登科”故事
梁平先後入選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名單,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着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推進農業現代化
大力實施“千年良田”工程,集中連片推動農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做大做強糧豬菜保供産業、提質增效柚竹漁特色産業,因地制宜發展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好價錢的增收産業,推進品種、品質、品牌建設。
加快建設數字鄉村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交通、水、電、氣、網、物流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強教育、醫療、文化等基礎性民生建設,培育壯大職業農民隊伍,加快建設數字鄉村。
推動“三社”融合發展
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推動“三社”融合發展,積極推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提檔升級農業“五朵金花”,講好“五子登科”故事,推動産業“接二連三”、農文旅融合發展。
-
旅游産業化實施“旅游+”“+旅游”融合發展戰略 創建&&竹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梁平將立足文化為旅游鑄魂、旅游為産業聚氣、産業為城市立基的發展思路,深入實施“旅游+”“+旅游”融合發展戰略,聚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康養文化旅游目的地。
創建&&竹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堅持旅游産業化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加快建設旅游城市。加強A級景區創建,加快創建&&竹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着力構建快旅慢游體系。
加強文化資源保護、研究、利用
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推進新圖書館、博物館和青年夢工場(非遺文旅小鎮)、赤牛城宋元(蒙)文化遺址公園建設。加強雙桂堂、赤牛城、千年古驛道(站)、文峰塔等文化資源保護、研究、利用,創新展示載體,講好梁平故事。
培育特色文旅小鎮、康養小鎮、歷史文化名鎮
促進業態融合、品牌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聚合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推動文化、旅游、生態、康養、農業、商貿等融合發展。培育和發展一批特色文旅小鎮、康養小鎮、歷史文化名鎮,發展全域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