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新金融峰會時間到。
11月22日,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將在重慶和新加坡兩地同步啟動。這將是中新聯合舉辦的第五屆金融峰會。
站在此刻,回顧既往,我們看到一串閃光的足跡——
2018年舉行的首屆中新金融峰會,46家中新雙方主體達成了36項合作協議;2019年第二屆金融峰會,簽約56個重大項目;2020年第三屆金融峰會,中新兩國數十個主體共達成了46項合作協議;2021年第四屆金融峰會,簽約項目85個。
四屆金融峰會,項目落地總金額1283億元,開啟了重慶與新加坡“點對點”示範帶動中國西部與東盟國家“面對面”互聯互通的金融開放新格局。
作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營中心,重慶示範引領作用持續增強
越來越多的新加坡金融機構,正加速搶灘重慶。
11月9日,來自重慶泰溥基金的消息稱,其已經完成相關籌備,即將開設資本金賬戶,意味着這支來自新加坡的基金,即將在渝開展業務。
泰溥基金來渝落戶,是第四屆中新金融峰會招商引資的重要成果之一。這支由樟樹市錦鈞投資管理中心境內出資100萬元、TPPV TECHNOLOGY INVESTMENT FUND PTE. LTD.(新加坡)出資4.99億元,規模達5億元的基金,主要投向環保科技、醫療健康、智慧城市等領域。
就在此前不久,新加坡ICHAM公司、新加坡GEM公司獲批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資格,成為首批獲得中國QDLP試點資格的新加坡企業。
截至目前,新加坡合資或獨資在渝設立20余家涉及基金、小貸、融資租賃、村鎮銀行等多領域的金融機構,其中中新互聯互通基金在重慶物流、大數據等領域投資約100億元。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盟國家,目前在渝開辦的銀行,已經佔到重慶外資銀行的三成。
同時,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引領下,重慶相繼引進中信銀行國際業務運營中心、平安銀行離岸金融中心、建行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渣打銀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金融服務中心等全國性或區域性跨境功能性中心。
目前,中信銀行國際業務運營中心年國際單證結算量逾200億美元,建行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累計投放跨境貸款350億元;工行新加坡分行成功投資重慶銀行發行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實現西部地區首單通過“債券通”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認購的金融債券;重慶企業首次通過馬來西亞、越南金融機構獲得了國際商業貸款,通過內保外貸為子公司融資泰國機構的低成本資金,實現跨境融資領域第三方市場合作新突破;第三方支付平台重慶易捷匯公司成為獲批新加坡金融牌照的首家中西部企業。
隨着越來越多的新加坡金融機構入渝,加上全國性或區域性跨境功能性中心在渝開花結果,中新雙方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水平大幅提升,進一步增強重慶作為運營中心的示範引領作用。
中新投融資通道大大拓寬,跨境金融服務質效提升
今年9月,11個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項目,在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數字人民幣試點啟動儀式上簽約,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批外籍人士現場開通了數字人民幣錢包。
重慶啟動人民幣試點應用項目,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它有着宏大的背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的中新金融合作,肩負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促進中國和新加坡的相互投融資,並藉此助推人民幣的國際化。
為推動中新兩國的相互投融資,重慶在跨境金融外匯管理上大膽創新,擴大了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試點範圍,試點區域擴大至重慶全轄,試點額度由500萬美元提高至1000萬美元。截至今年9月末,重慶相關企業獲得便利化額度超過5000萬美元。
此外,重慶還推進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截至2022年9月末,7家基金管理企業獲得QDLP試點額度14億美元;推進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截至今年9月末,重慶已經為128家企業累計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153.4億美元。
重慶還通過金融科技賦能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目前,重慶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已上線6個應用場景,截至今年9月末,累計便利900余家企業貿易融資和結算345億美元。其中,全國唯一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融資結算應用場景累計便利600余家企業融資和結算31.6億美元;交行重慶市分行為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上線CIPS標準收發器,助力打造中新“金融通道”中的人民幣使用場景。同時,重慶還通過舉辦中新金融峰會等舉措,加快金融市場開放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一攬子舉措,重慶與新加坡之間的跨境投融資渠道,被大大拓寬。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通過新加坡債券市場等渠道從新加坡跨境融資66億美元,新加坡機構來渝直接投資34億美元,重慶赴新加坡境外投資超過6000萬美元。
更重要的是,中新跨境結算便利化得到大幅提升。截至今年9月末,重慶與新加坡涉外收支累計582億美元,佔全市涉外收支總額的5.8%。其中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累計540億元,佔同期全市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金額的5.2%,新加坡成為重慶第三大跨境人民幣結算境外地域,涉及546家企業,較7年前增加126家,覆蓋製造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等多個行業。
創新金融産品層出不窮,交流互動實現常態化
隨着中新跨境投融資渠道的拓寬,以及人民幣國際程度提升帶來的投融資便利化,一批創新的金融産品應運而生,層出不窮。
例如,星展銀行幫助重慶砂之船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了亞洲首個奧特萊斯不動産投資信託,中行重慶市分行成功為普洛斯集團提供中新機構間首筆“再保理”融資,巴南經濟園區成功發行中新項下首筆新幣公募債券。
隨着金融交易的日趨頻繁,中新金融合作交流互動也實現了常態化。例如,在交流溝通機制方面,中新金融峰會經過四屆的精心舉辦,東盟10國央行領導等重要嘉賓出席,峰會知名度、品牌力持續提升,已成為重慶金融開放的重要名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開放的重要窗口、中國西部與東盟各國金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收穫了一批支持重慶金融改革開放的創新政策、促成了一批重點項目的簽約落地。
在招才引智機制方面,中新雙方成功組建集聚海內外高層次金融專家學者的中新金融專家顧問團,舉辦陸海新金融沙龍,“面對面”“屏對屏”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話發展,充分發揮國內外高層次金融人才對中新金融的智力支持作用。
重慶市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將深度對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大開發及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搶抓RCEP、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發展新機遇,重點健全金融機構體系、市場互聯互通體系、金融産品創新體系、特色金融合作體系、跨境資本流動體系、金融開放生態體系,積極融入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更好服務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推動中新金融合作開新局、出新績。
數讀中新投融資通道與跨境金融服務>>>
四屆中新金融峰會項目落地總金額1283億元
重慶與新加坡之間的跨境投融資渠道,被大幅拓寬
截至9月末
■通過新加坡債券市場等渠道從新加坡跨境融資66億美元
■新加坡機構來渝直接投資34億美元
■重慶赴新加坡境外投資超過6000萬美元
中新跨境結算便利化得到大幅提升
截至9月末
■重慶與新加坡涉外收支累計582億美元,佔全市涉外收支總額的5.8%
■其中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540億元,佔同期全市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額5.2%
■新加坡成為重慶第三大跨境人民幣結算境外地域
記者 吳剛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