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五日,江北嘴江灘公園,游客正與重慶夜景合影。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2020年,由於三峽水庫季節性調蓄,位於江北區江北城街道江畔的打魚灣碼頭大片消落區露出水面。其陽光沙灘的景致一夜爆紅,當年便有60萬人次前來打卡。
但由於每年出水僅2個月,打魚灣碼頭其餘10個月總是無人問津。
江灘消落區的一夜爆紅引發政府相關部門深思。彼時,江北區已結合重慶“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啟動江北城段消落區綜合治理,設計方案數易其稿。
2022年7月的重慶,驕陽似火,酷暑難當。經過消落區綜合治理後全線開放的江北嘴江灘公園再度成為“網紅”,每天傍晚都有近萬人前來打卡,他們紛紛將打卡照片、視頻配上文字“在這裡,與重慶合影”,在社交平台上發布。
兩度“網紅”,有何不同?
原生態江岸一夜“出圈”
消落區是指河流、湖泊、水庫中由於季節性水位漲落,而使被水淹沒的土地周期性露出水面,成為陸地的一段特殊岸線區域。
江北嘴江灘公園所在江岸,處於重慶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區域,因三峽水庫季節性調蓄形成消落區。
特別是打魚灣碼頭,正處於兩江交匯處,因兩江江水衝擊形成回水灣,每年隨着消落區的季節性露出成為一片天然沙灘。2020年4月中旬,大片沙灘露出水面,吸引了很多市民攜家帶口前來游玩,大家爭相將陽光沙灘的美景發到社交平台上,打魚灣碼頭一夜“出圈”,成為當年重慶的網紅景點。
“短短2個多月,有60萬人次前來打卡。”江北城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生態的沙灘、激增的人流為管理部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街道將保潔員、綜合服務隊隊員以及100多名志願者全部動員起來,一來保護江岸,二來為游客服務。那段時間,每天僅清掃的垃圾量就有近5噸。
後來,隨着重慶主汛期到來,沙灘回到水下,“網紅”回歸日常。
消落區治理覆綠江岸
結合重慶“兩江四岸”治理提升,江北區於2020年5月啟動江北城段消落區綜合治理工程。該工程始於嘉陵江北岸長安碼頭,止於塔子山麓觀音寺,全長6.01公里,打魚灣碼頭也在其中。
這段岸線自有獨特之處——貫穿了北濱路鎏嘉碼頭、西部金融廣場、重慶大劇院、三洞橋商業街等江北區重要景觀門戶區域,對岸則是朝天門、洪崖洞等景點,朝天門大橋、千廝門大橋跨江而過,重慶江城、山城、橋都的特色在這裡匯集。
打魚灣碼頭火遍全網後,身處現代都市的人們對原生態江岸的強烈渴望引發職能部門深思——兩江奔涌、山水相融是重慶的獨特城市氣質,如何讓消落區綜合治理既能保持岸線生態功能,又能滿足市民親水休閒需求?
江北區住建委副主任范從才介紹,圍繞“山清水秀生態帶、便捷共享游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立體城市景觀帶”的目標,江灘公園前期方案經過多次調整。
為了保證方案的科學性,早在項目實施前,江北區就在北濱二路塔子山江岸建了個150米的“濃縮版”江灘公園,在這裡栽種耐水植物,設置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設施等。這塊“試驗田”為後來的江灘公園建設提供了很多參考。
比如,2020年8月,重慶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洪水襲擊,“試驗田”被淹沒,栽種的十多種耐水植物都被埋在了淤泥中。誰知洪水退去後,狗牙根、甜根子草和卡開蘆竟然堅強地“挺”起了身子,這3種“草堅強”後來被廣泛用於江灘公園的175水位線以下覆綠中;再如,經過“試驗田”的測試,有造型的座椅、小品在洪水退去後很難清洗,後來的江灘公園在小品、座椅的選擇上都使用了最簡單的流線型。
2021年國慶,江灘公園一期跨長安碼頭至千廝門大橋段面向市民開放;今年6月底,二期跨江北嘴兩翼至長江北岸塔子山段正式開放。通過實施消落帶護岸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生態修復工程和歷史文化景點修繕工程,如今的江灘公園已成為集健身、休憩、觀景於一體的濱水生態公園。
無懼酷暑每天近萬人打卡
7月21日晚上8點,記者沿着重慶大劇院旁的保定門一路往江邊下行,入目皆是青蔥。
175米水位線以下全部覆綠,栽種着狗牙根、甜根子草、卡開蘆等“草堅強”;175—185米水位成片種植粉黛亂子草、狼尾草,晚櫻、藍花楹等景觀植物,市民漫步其中。
公園內還建有三級休閒步道——季節性步道春夏之季露出水面,游客可親水游玩;濱江綠道綜合步行道、騎行道功能,供市民日常休閒;沿着半城漫道一路往前,沿途修復的保定門、東升門等節點盡顯江北城人文特色與厚重歷史……
沿途人群熙熙攘攘,有手持自拍桿、補光燈、直播支架的年輕男女;有拍攝婚紗照的夫妻;有沿步道跑步的居民;有背着大大小小鏡頭的攝影師……他們置身於江灘半人高的草叢中,在習習江風的吹拂下,與身後兩江交匯的朝天門、燈火通明的渝中半島、從江岸延伸到天際的摩天大樓、越夜越美麗的“網紅”洪崖洞合影。鏡頭下,極具現代感的立體都市與原生態的自然野趣奇妙地交融。
“每天都這麼火!”江北城街道綜合服務隊隊員吳太江告訴記者,江灘公園全線開放以來,每天都有近萬人來打卡,直到晚上11點以後人群才會逐漸散去。為此,江北城街道專門組建了三洞橋、桂花街兩個河長制工作站,24小時值守。
吳太江説,過去,只有4—6月打魚灣碼頭沙灘露出水面時,這片江灘才這麼火。今年江灘公園開放時正值重慶高溫天氣,沒想到依然這麼火。
過去的消落區只是消落區,只因網友無意中拍攝的美照而一夜走紅。如今的消落區已被賦予更多的屬性和使命——它是重慶“兩江四岸”的守護者,見證着城與人共處山水中,見證着人們的美好生活。
本報首席記者 龍丹梅 實習生 梁夢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