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高鐵時代巫山旅遊再蝶變令人期待

巫山縣城新名片——“寧江渡”(巫山縣文旅委供圖)

  ■巫山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它與奉節、巫溪構成的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是不少國內外遊客遊覽三峽的首選之地

  ■鄭渝高鐵開通後,巫山與世界距離更近:到重慶中心城區、武漢的距離將縮短到2小時,到鄭州縮短到2.5小時,到成都3個小時,到達北京、廣東、上海也僅需四五個小時

  4月22日上午,試驗列車55862次從萬州北站駛出,進行運作試驗。鄭渝高鐵全線通車在即,沿線的旅遊大縣巫山即將進入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高鐵時代”。

  巫山正向著建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核心區、高品質國際康養度假區和高峽平湖山水文化名城”的目標闊步前進。高鐵時代,將為巫山旅遊帶來怎樣的疊加效應?

  “三峽旅遊核心區”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地處三峽腹心的巫山,自然風光瑰麗無比,歷史文化悠久燦爛,有著世界級的旅遊資源,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

  作為“渝東門戶”,巫山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它與相鄰的奉節、巫溪構成的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是眾多國內外遊客遊覽三峽的首選之地。

  鄭渝高鐵開通後,巫山到重慶中心城區、武漢的距離將縮短到2小時,到鄭州縮短到2.5小時,到成都縮短到3個小時,到達北京、廣東、上海也在4到5個小時左右。巫山與世界距離更近,可進入性更強。

  迎接高鐵時代、發展高鐵經濟,旅遊是巫山的最佳戰場,也是最大優勢。

  巫山及周邊有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景區、巫峽·神女景區、文峰景區、大昌古鎮、奉節白帝城、三峽之巔等十多個知名景區。高鐵開通後,巫山旅遊與鄰近的奉節、雲陽等地的景區、景點聯繫將更加便捷、密切。從巫山出發,一個小時以內的車程,可通達十多個國家3A、4A、5A級景區。從巫山出行,可以輕松遊覽長江三峽沿線的數十個知名景區。

  憑借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世界級的旅遊品牌,巫山作為“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核心區”,高鐵開通後地位將得到凸顯,發展前景將更加光明。

  目前,圍繞建設“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核心區”,巫山目前正提檔升級小三峽·小小三峽、巫峽·神女景區等5A、4A景區,力求讓旅遊産品具有核心吸引力。

  立體交通網絡激發旅遊潛能

  高鐵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承擔産業轉移、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

  巫山縣文旅委主任蔣勇認為,“高鐵的開通,給巫山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更大程度激發巫山旅遊的潛能。”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交通是“巫山之痛”。2010年前,從沿海、東北等地區進入巫山旅遊需“三天三夜”,從重慶中心城區乘車到巫山需“八小時”,交通是制約巫山旅遊發展的瓶頸。交通不便,豐富的旅遊資源無法變成當地的發展優勢。

  巫山旅遊的“痛點”在交通,因此這麼多年來,改善交通,發展旅遊,巫山一直在努力。

  近年來,巫山縣委、縣政府把旅遊作為第一支柱産業,堅持“交通圍繞旅遊轉”理念,大手筆規劃、大規模投入、大力氣攻堅。目前,巫山已建成旅遊環線公路250公里、鄉村旅遊公路1600公里,實現了“1小時城景通”“1小時景景通”。

  2019年8月,巫山機場建成通航,先後開通10條航線,從這裏可以直飛成都、煙臺、廣州、深圳、昆明等多個城市。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縣共建成交通項目1130個,完成投資135.41億元。高鐵開通後,一個以機場、高鐵、長江黃金水道、4條高速公路、八條旅遊交通大環線組成的“水陸空鐵”多式聯運立體交通網絡將正式形成。

  鄭渝高鐵萬州北至巫山段開通後,這個“高峽平湖山水文化名城”,有望成為重慶向東開放的“橋頭堡”。高鐵將拉近巫山和全國各地的時空距離,沿線近30個城市、1億居民到巫山“周末遊”成為可能。

  交通的利好,無疑將促進巫山旅遊的資源優勢變成為發展優勢。高鐵開通,屆時巫山的客源市場將由過去以“長江遊輪+短途高速”為主,轉變為以高鐵沿線城市為主。以北京、天津、石家莊等為重點的京津冀市場,以鄭州、南陽為重點的中原市場,以武漢、宜昌、恩施、長沙為重點的華中市場,以成都、重慶中心城區為重點的川渝市場,都將成為巫山旅遊的主客源市場,巫山旅遊的潛能將被激發。

  搶抓機遇推動旅遊高品質發展

  品質是新時代旅遊産業的核心競爭力。高鐵的開通,將使沿線各節點區域進一步加快對本區域范圍內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景區品質、服務水準等方面不斷提升,以期在新一輪競爭中獲得先機。

  由于充分認識到推動旅遊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新春伊始,巫山便啟動了旅遊高品質發展三年攻堅行動,開始對標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標準體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城區改造、景區提質、服務提升。

  “不狠抓品質,我們將錯失良機。”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認為,高鐵要經過巫山、奉節、雲陽等區縣,誰能搶抓機遇,真正在大三峽旅遊中脫穎而出、一馬當先,就看誰在提前謀劃、精心準備。

  據了解,巫山正以旅遊高品質發展為抓手,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目前一個重點就是打造“楚陽臺”“寧江渡”“高唐湖”“南陵街”等6張城市新名片,對兩個5A景區、一批4A、3A景區組成的星級景區集群展開品質提升工程。

  巫山縣委常委、副縣長水韋梁表示,巫山正努力實現從“傳統旅遊”向“現代旅遊”轉變,對接旅遊新需求新模式,努力搭上高鐵時代的“快車”,推動高品質發展行穩致遠。

  著眼未來,發展生態康養産業,是巫山升級旅遊業態的一個重要方向。在小三峽與三峽之巔兩個景區之間,一個規劃面積約76平方公里的“高品質國際康養度假區”,猶如長龍臥波呈帶狀分布在巫峽與瞿塘峽之間。

  有業界專家預言,作為渝東北首個在建的高品質國際康養旅遊度假區,相信不久之後,乘著高鐵到這裏來感受三峽山水之美,將成為一種時尚。

  新一批實力景區景點將應運而生

  説到景區和景點,巫山人有著一份與生俱來的底氣。“秀美的小三峽、俊秀的神女峰、動搖了人類演化理論的龍骨坡、幽深的五裏坡大峽谷,不論怎麼遊,都不為過。”當地人談起巫山的旅遊文化資源,自信溢于言表。

  小三峽、神女峰、龍骨坡等世界級的旅遊品牌,無疑是巫山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拳頭産品”。而高鐵時代的到來,也將有利于巫山培育一批頗具實力的新景區、新景點。

  在巫山小三峽的滴翠峽內有一個大灣,名叫神魚谷。谷內有一座巨大的山頭,酷似在江中遊動的大鰱魚。這條被網友喻為世界上最大的“魚”,“養在深閨人未識”,最近兩年在巫山打造全域旅遊過程中成為網紅,成為許多外地旅客的向往之地,它的價值還在持續發掘中。

  而離神魚谷不遠的“石上生花”景區,也是巫山一個快速走紅的鄉村景點。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將這個頗具創意的景區列入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援項目。

  此外,近兩年,五裏坡大峽谷瀑布群、旗幟山、裏河秘境,五裏坡小鎮、倒鐘坪、揚帆水、鏡面山等鄉村旅遊也成為巫山的“網紅打卡點”。

  蔣勇認為,巫峽·神女景區南北水陸環線的貫通,神女溪、神女峰等精品景區得以串聯,小三峽·小小三峽東西水陸環線,小三峽·小小三峽、大昌古鎮、大昌湖國家濕地公園、神魚谷、五裏坡世界自然遺産地(當陽大峽谷)等精品景區線路的建成,已將分散在全縣的數十個主要旅遊景區景點串聯成珠,高鐵開通,將推動巫山全域旅遊加快形成,使一些新景點、實力景點“冒”出來,進入遊客視野。

  高鐵時代釋放出的一係列疊加效應,將助推巫山旅遊産業步入“黃金時代”。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60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