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工作生活在中國,覺得安不安全、幸不幸運?《決議》高度評價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們都有深刻體會……”
一場視頻宣講會,近200人同時在線。
近日,青年講師團成員、中冶賽迪集團團委副書記馬凱針對公司青年職工分散在國內外各地工程現場的實際,以線上巡迴宣講方式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傳遞給工程現場、生産車間一線青年。
近段時間以來,團市委青年講師團聚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企業車間、農村院壩、學校教室等開展宣講,在全市青年中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據了解,團市委青年講師團成立於2019年,旨在打造青年理論武裝“輕騎兵”,實現對黨的科學理論常態化、體系化闡發闡釋。今年,團市委調整充實青年講師團隊伍,重新確定了100名講師,包括黨政青年幹部、青年社科專家、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等。
廣泛講
深入青年身邊,讓青年聽得到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閉幕第二天,青年講師團成員、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駐村工作隊隊員蘇明進,早早來到華溪村偏岩壩先鋒組,與當地青年群眾圍成一圈,原汁原味領學《公報》。“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聽了蘇明進的宣講,“有一家”農家樂負責人馬園莉激動地説道。
今年剛入選重慶英才創新領軍人才的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科研處副處長趙耀在科技實驗室“數説”科技創新成就,通過課題分析討論,把全會中的“青年元素”帶給身邊青年醫務科技工作者,鼓勵引導他們爭做科技進步的引領者和奮鬥者。
在重慶創客港,青年講師團成員、沙坪壩區委黨校教師王超主動為轄區互聯網行業協會青年會員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青年講師團成員、重慶三峽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孫佳把全會精神帶進課堂、送進青馬工程培訓班、納入大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全方位開展宣講,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
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工作啟動以來,團市委青年講師團已多形式開展“小範圍”宣講200余場,覆蓋1.3萬餘名青年群眾。
創新講
契合青年習慣,讓青年記得住
團市委青年講師團貼近青年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積極開展線上宣講,推出短視頻、動海報等系列新媒體學習産品,不斷增強宣講工作的吸引力、引領力。
“學習新思想,爭做新青年。歡迎來到‘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我是領學人杜惠超。”近日,青年講師團成員杜惠超作為領學人,參加了團中央“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錄製。他説,用短視頻的方式宣講闡釋全會精神,有意義有意思。
據了解,全市有超過150萬名青年通過參加“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參與互動問答、問卷調查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習了全會精神。
近段時間以來,青年講師團成員、市青少年新媒體中心副主任鄭鈴峰忙得不可開交,她連夜與中心小編一起創作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主題網絡文化産品。
鄭鈴峰説,他們正持續依託重慶共青團“小火鍋小紅梅”粉絲形象,創作“關鍵詞”“金句集”“萌表情”“動態圖”“九宮格”等系列産品,引導廣大青年把這些産品引入手機、嵌入生活、融入社交,成為他們常用的手機壁紙、聊天背景、交流語言,力爭讓青年隨時能看、隨時能聽、隨時能學,讓黨的聲音成為網絡最強音。
截至目前,團市委青年講師團累計推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網絡文化學習産品30余個,覆蓋青年超過400萬人次。
聯動講
適應青年特點,讓青年能領會
“叔叔阿姨們,大家下午好,我們是重慶第二師範學院講師團。”12月1日下午,來自重慶第二師範學院講師團成員,用快板、三句半、情景劇、歌唱等形式為南岸區南山街道文峰社區基層群眾送去了“理論大餐”。
“青年講師團”除了市級層面之外,各區縣團委、高校團委也建立了一定規模的講師團隊伍。
連日來,沙坪壩區青年講師團利用當地歌樂山烈士陵園、白公館、渣滓洞等紅色資源,組織開展微學習、微宣講、微交流,“沙磁青年説”活動吸引1000余名青少年參與。
榮昌區、銅梁區青年講師團成員,以“講、學、觀”的形式把全會精神送進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興領域青年群體。長壽區青年講師團依託黨校固定課堂、學校思政課堂、街鎮夢想課堂“三個課堂”常態開展巡迴講。團渝中區委組織青年講師團常態駐紮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宣講。中建隧道團委依託企業展廳,組織講師團成員就近就便通過圖片文字、今昔對比的方式開展成就教育,引導青年職工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匯聚建設交通強國青春力量……
團市委相關負責人&&,青年講師團將持續深入青年、貼近青年、引領青年,切實講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着力讓新時代黨的思想旗幟和精神旗幟在青年心中高高飄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