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 到2025年,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實現重慶、成都“雙核”間1小時通達,“雙核”與成渝地區區域中心、主要節點城市1.5小時通達,與主要相鄰城市群核心城市約3小時通達

  ● 到203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高度融合、樞紐無縫銜接、運營智能高效

  12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獲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簡稱《規劃》)已於近日印發,《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完善重慶、成都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進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設施“一張網”,點線協調、銜接高效的樞紐“零換乘”,客貨並重、聯程聯運的運輸“一體化”。

  《規劃》還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區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其中鐵路網規模達到9000公里以上、覆蓋全部20萬以上人口城市,完善重慶、成都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實現重慶、成都“雙核”間1小時通達,“雙核”與成渝地區區域中心、主要節點城市1.5小時通達,與主要相鄰城市群核心城市約3小時通達。

  成渝地區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力爭接入比例達85%,長江幹流主要港口實現鐵路進港。軌道交通承擔客運量、貨運量佔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撐沿江貨運通道、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

  到203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高度融合、樞紐無縫銜接、運營智能高效,運輸組織水平、科技和體制創新能力位於國內前列,軌道交通全面發揮客運和貨運骨幹作用,支撐引領區域一體化發展。(記者 楊永芹)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9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