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近年來,綦江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戰略機遇,在持續推動傳統産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同時,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産業,促進“綦江製造”向“綦江智造”加速轉變,全力助推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圖為綦江區工業園區美艾(重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無塵生産車間,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智能會議平板電路板組裝和觸點精度校準。(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陳星宇/視覺重慶

  訪談嘉賓:

  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 藍慶華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羅藺

  銅梁區委書記 譚慶

  榮昌區委書記 盧紅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主導産業,持續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突出抓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著力促進各類企業發展壯大。

  圍繞這一要求,相關市級部門和區縣將從哪些方面發力?

  實施一攬子推進措施

  包括推動首批6個重點關鍵産業園啟動建設、力爭明年培育孵化“專精特新”企業200家等

  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藍慶華介紹,聚焦産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全市工業領域在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方面呈現多個亮點,如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0%以上,“重慶造”汽車單&均價提升20%以上,成功創建聯合微電子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4000余個,建成智能工廠105個、數字化車間574個,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工業設計特色類服務型製造示範城市,建成綠色工廠115家、綠色工業園區10個等。

  藍慶華&&,為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市經信委將大力實施一攬子推進措施,包括聚焦33條重點産業鏈條,推動一批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發揮引領作用,推動集成電路、傳感器等首批6個重點關鍵産業園啟動建設;通過實施十大工業互聯網&&培育工程,建立一批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培育“一鏈一網一&&”産業新生態;高水平建設關鍵産業園,攻克一批産業“卡脖子”難題,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鏈協同發展,提高産業鏈韌性等。

  另外,市經信委還將聚焦主導産業,創新推廣“産業研究院+基金+産業園區”,通過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生成行動、哺育行動、成長行動,力爭明年培育孵化“專精特新”企業200家、“小巨人”企業40家。此外,市經信委還將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完善“大企業産品技術需求清單”“中小企業産品技術供給清單”,支持中小企業融入行業龍頭企業供應鏈創新鏈。

  三方面推動轉型升級

  注重科技創新驅動,提升産業鏈發展水平,優化産業發展環境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藺&&,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産業,兩江新區將以建設産業功能區和實施“鏈長制”為抓手,重點從三個方面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

  注重科技創新驅動,繼續高水平建好兩江協同創新區等創新&&,推動“科創+産業”發展,建設面向主導産業發展的研發&&、産業技術轉化&&、公共技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推動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建立高效産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機制,促進産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提升産業鏈發展水平,以大數據智能化賦能傳統産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軟體、工業設計等産業鏈條;聚焦汽車、電子等重點産業補鏈強鏈,培育一批“鏈主”企業;聚焦提升産業能級,大力發展生命科技、航空航天等戰新産業和未來産業;聚焦提升産業競爭力,推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計劃,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聚焦産業鏈上下游服務,大力發展高端消費、現代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提升服務業增加值。

  優化産業發展環境,通過改革不斷破除制約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障礙,持續深化土地利用改革、“放管服”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優化市場、法治、政務等營商環境;圍繞産業功能區確定的主導産業,分産業分鏈條做好産業服務,推動所有資源配置和力量向産業傾斜、向園區傾斜、向企業傾斜、向在建項目傾斜,幫助企業減負紓困,落實新的減稅降費政策,讓市場主體發展更好。

  “四個大抓”建産業高地

  通過“大抓工業、大抓産業、大抓實業、大抓開放”,建設更高能級和更強支撐的産業高地

  銅梁區委書記譚慶&&,銅梁將通過“大抓工業、大抓産業、大抓實業、大抓開放”,建設更高能級和更強支撐的産業高地。

  在大抓工業方面,銅梁將“以升促建”推進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設,發展壯大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健康美粧産業,加速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和“專精特新”發展,建成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同時還將通過完善上下游企業聯盟、供應鏈合作夥伴關係,推動項目集中、資源集約、功能集成。

  在大抓産業方面,銅梁將以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引領,提檔升級特色産業,做精做強“銅梁龍米”“銅梁蓮藕”等品牌;深化農文體商旅融合,擦亮龍舞龍燈、安居古城、生態原鄉、少雲故里“四張名片”,辦好龍燈藝術節、安居龍舟會等品牌賽會和“一鎮一主題”鄉村節會;積極參與“巴渝新消費行動”,繁榮龍城天街商圈,建設淮遠河岸夜間經濟集聚區、特色美食街等。

  在大抓實體經濟方面,銅梁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支持建設産業研究院、創新聯合體,構建全鏈條孵化體系,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和科技創新“小巨人”,並通過建立産業扶持“資金池”,鼓勵企業上市融資,支持企業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

  在大抓開放發展方面,銅梁將全力推進成渝中線高鐵、城軌快線璧銅線等通道建設,加強與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産業互補協作,主動參與川渝産業&&、科創走廊建設,高質量建設“廣州—銅梁”高新技術産業合作區,通過全方位高水平嫁接市場資源,促進産業交匯、經濟交互。

  建設現代化新興城市

  重點發展實體經濟、區域經濟、開放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民生經濟,通過“硬招數”取得“真效果”

  榮昌區委書記盧紅&&,榮昌將重點發展“六類經濟”,通過“硬招數”取得“真效果”,建設成渝腹心現代化新興城市,具體舉措包括——

  抓好實體經濟,建設以消費品為支柱,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為主導,以農牧高新為特色的“1+3+1”工業體系;建設以榮昌豬為主導,以河包粉條和榮昌柑橘為特色的“1+2”現代農業體系;重點發展科技服務、現代物流、數字服務生産性服務業,以及文旅體、現代商貿生活性服務業的“3+2”現代服務業體系。

  構建區域經濟,包括與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建立權益分享、收稅分成等合作,推進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協同提升國家級開發區承接産業轉移功能,樹立全域發展理念,推動地區連片抱團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

  建設開放經濟,提質擴容榮昌國家高新區,創建以農牧高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形成“雙區”驅動的成渝主軸開放新城,將中國畜牧科技論壇、“一帶一路”國際陶瓷論壇等展會活動建成為一流&&。

  做優數字經濟,提高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分析應用能力,推動榮昌豬全産業鏈數字轉型,推動農業領域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探索建立“農業數字谷”。

  發展綠色經濟,推進各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發展綠色能源、綠色産業、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技術、綠色屏障和綠色生活。

  做實民生經濟,重點建設“非遺城、無水港、黃金街、東湖灣、體育薈、青春家”6張城市功能名片,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實施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機構核心能力“雙提升工程”,建好市級“巴蜀工匠”協同培養融合區等。

  主持人:

  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