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網 王龍博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22日電(王龍博)“在此前全國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半年評估中,重慶市被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A級並通報表揚。”在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羅清泉&&,重慶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完成總體任務的70%以上。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落實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重大決策,明確提出2020—2022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具體施工圖。按照中央總體部署,結合當地國企實際,重慶市制定實施了《重慶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
羅清泉&&,重慶市堅持市區縣聯動推進改革,將改革任務細化為81項量化指標,分市級、市屬國企、區縣3個層面建立任務&賬,建立“月例會、季綜合、半年報、年總結”工作機制,挂圖作戰,打表推進。
通過改革,一系列成效正在重慶國企顯現。如672戶應建立董事會的企業實現“應建盡建”,77.9%的子企業實現外部董事佔多數;24戶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探索建立了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在20戶子企業探索開展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試點,新進員工中市場化公開招聘比例達99%以上;在22戶子企業開展員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或分紅激勵試點,累計激勵1945人次。
羅清泉&&,通過改革,重慶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得到明顯優化。堅持每年新增投資90%以上投向公共服務、重大基礎設施、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煤炭落後過剩産能全部退出;累計清理處置僵屍企業337戶,壓縮企業管理層級315戶。
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重慶市屬國企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交稅費分別同比增長8.2%、16.3%和11.7%;企業經營性利潤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産率提高19.5%,人均創利增長38.7%,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