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市醫保局對2022年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居民醫保待遇等調整進行了解讀。
居民醫保籌資新標準是多少?
通知明確,2021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580元/人·年。市級財政按規定結合中央財政資金對各區縣(自治縣)實行分檔補助。各區縣財政要按規定足額安排本級財政補助資金,並及時撥付到位。對持居住證參保的參保人,各級財政按當地居民相同標準給予補助。
普通居民參加我市2022年居民醫保,一檔個人繳費標準為320元/人,二檔繳費標準為695元/人。為防控疫情風險,集中參保期延長至2022年2月28日,集中參保期內參保並完成繳費的,從2022年1月1日起享受待遇。
在渝高校大學生參加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學年度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一檔280元/人·年、二檔655元/人·年。
為進一步鞏固住院待遇保障水平,擬調整提高居民醫保在三級、二級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政策範圍內基金支付比例達到70%左右。大病保險起付線統一至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從2022年1月1日起,將大病保險起付線調整為15412元/人·年。
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繼續執行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傾斜政策,即起付線為7706元,報銷比例為65%,同時取消大病保險封頂線。
居民醫保費為什麼年年漲?
市醫保局&&,城鄉居民醫保費由個人和財政共同負擔,而且財政負擔部分是個人負擔的近2倍。比如今年個人繳費320元,財政補貼為580元,個人繳費增長的同時,各級財政補助也相應增長,而適度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是國家從長遠考慮解決城鄉居民“病有所醫”作出的重要決策。
一方面,消費價格上漲,醫療成本也跟着上漲。另一方面,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也逐年在提高。住院報銷比例也在穩步提高達到70%左右,推進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穩步拓展,自2017年起每年開展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目錄內藥品數量從1535個增加到2860個,用藥保障範圍不斷擴大,並且大病保險由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基金劃撥,個人不繳費。同時,為應對新冠疫情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保障疫苗接種費用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多種原因之下,政府部門綜合各方面考慮,為了維持醫保資金收支平衡、保障參保人自身利益,增加人均繳費和財政補助來維持醫保制度的可持續性。
雖然居民醫保費持續上漲,但為保障人民群眾就醫看病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是參保群眾獲得醫療費用報銷的主要途徑,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
緩解醫療費用負擔
市醫保局&&,由於城鄉居民醫保一年只需要繳納幾百塊錢,報銷額度的上限為一檔8萬,二檔12萬。另外,大病保險針對大病患者的高額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支付的基礎上,給予進一步的支付,也就是二次報銷,報銷封頂線20萬元,大大減輕了大病居民的負擔。
居民醫保繳費中有一大部分是政府補貼,所以只要參保,大部分的醫保費就由政府補貼了,這些錢匯在一起,在你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獲得報銷幾千元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緩解醫療費用負擔。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