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兩江四岸”再起新風景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於藍。”“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長江和嘉陵江的美,在古人筆下不盡其數。

  重慶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中心城區“兩江四岸”是城市發展的主軸,是重慶“山水之城”的核心地帶,也是重慶推動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和載體。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住建委獲悉,北濱路洋炮局段、嘉濱路大溪溝段、九龍半島濱江段、釣魚嘴濱江段、巴濱路李家沱段等一批“兩江四岸”新項目即將全面開工建設,兩江四岸又添新風景。

  李家沱段:

  一條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的

  濱江路將亮相

  和父母一起散步,跟孩子一起奔跑玩耍……在巴南李家沱,這樣一條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的濱江路即將亮相。

  即將開工的李家沱段起點始於二塘片區,終點止於花溪河口片區,全長3公里,總面積約38.9公頃,總投資2.8億元,計劃明年完工。

  “最大可能地保留自然江岸的生態、水文、地貌的形態、結構及其功能,讓濱水空間回歸自然、城市和人民。”巴南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在文化打造上,李家沱段將挖掘地方特色,充分利用李家沱碼頭、摩崖造像、群眾文藝等文化資源,將其打造為集生態、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生態藝術公園。

  據介紹,根據場地現狀自然要素分佈特徵,以及場地不同空間形態特色,李家沱段劃分成了四段,分別為江涌翠堤段、碼頭段、水輪機廠段及橋下空間段。

  江涌翠堤段:以自然生態景觀為主,打造為生態型濱江公園,提供豐富的游覽及觀景體驗。

  碼頭段:打造為旅游碼頭,提供親水活動空間及旅游碼頭功能配套。

  水輪機廠段:打造為文化園區,滿足文化宣傳、科普教育功能,提供豐富的戶外活動空間。

  橋下空間段:打造橋下藝術空間,增設燈光,設計休閒游憩、滑板運動、籃球運動、群眾演義區,滿足公眾康體健身、展演娛樂等活動。

  九龍半島濱江段:

  打造多層次的長江生態文化岸線

  “讓濱水和大地交融,讓城市和江河重逢,讓長江與藝術相遇,這裡將打造集生態休閒、文化歷史、藝術體驗為一體的長江生態文化岸線。”九龍坡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九龍半島濱江段全長9公里,東至渝中區污水處理廠、西至大渡口漁秋浩碼頭,分為九龍灘段(長約2.2公里)和九龍美術半島段(長約6.8公里)。

  其中,九龍美術半島段位於長江上游北岸九龍坡區域內,上游起點位於漁秋浩碼頭,下游終點位於龍鳳寺。治理總長度約6.8公里,總面積約107.43公頃,項目總投資為54億元。

  九龍半島濱江段一期工程為185米以下生態環境工程、護岸工程,總投資約18.5億元。近期先行啟動部分為九龍半島濱江段一期二標段,項目岸線全長約4公里,上游起於桃花溪入江口,下游止於九龍寺。

  “項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通過生態修復、消落帶治理、破硬增綠,打造山清水秀生態帶。”該負責人説,利用高差打造山脊線、城際線、水際線等多層級風景線,構建立體城市風貌帶。同時該項目延續商業文化、開埠文化、抗戰文化、工業文化、美術文化,展現人文薈萃風貌帶,“我們還將植入濱江大地生態藝術,形成系列‘生態科普藝術節點’和‘生態健康藝術節點’,打造參與性強的濱江藝術帶。”

  茄子溪段:

  打造江灘潮流音樂藝術休閒水岸

  岸上隨處可見自由音樂人彈唱表演,江灘時不時就會進行一場快閃,步道旁邊的燈光在夜間隨着音樂節奏起舞……這樣一條音樂藝術濱江帶,就是茄子溪段的未來藍圖。

  茄子溪段北至萬發港口、南至濱江路跨線橋、西至大濱路、東至長江水崖線,從茄子溪到萬發港口,總長度2.4公里,總面積49.2公頃,工程總投資估算為3.5億元。

  “打造富有韻律的多層步道和觀景平台,形成江灘潮流音樂主題水岸”,這是茄子溪段的總體定位。

  大渡口區住建委負責人介紹,工業是茄子溪曾經輝煌的一頁,茄子溪段將結合港口的發展歷史和遺留下來的工業遺産,將港口文化代表的現代國際與潮流音樂代表的前沿藝術相融合,打造潮流音樂港。結合陸上、灘地和水上三種不同自然場景,塑造三種不同音樂藝術空間,分別是:快閃藝術空間、街頭藝術空間、水上沉浸式藝術空間。

  利用江灘的彈性空間,打造時尚快閃音樂草坪,舉辦小型時尚音樂活動;港區平台為時尚潮人提供了天然的舞&,他們可以盡情進行街頭表演;保留活化吊機、機械齒輪、拋錨墩等躉船工業元素,打造為“沉浸式音樂港口”。

  這位負責人&&,“我們還計劃打造特色水上沉浸式音樂劇,提升大渡口旅游品牌。”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陳竹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8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