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開幕式現場。新華網 馬天龍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15日電(王龍博)第五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日前在“中華詩城”重慶奉節開幕,“朝辭白帝彩雲間”“東邊日出西邊雨”等經典詩詞在誕生地以聲光電形式再現。
本屆國際詩歌節以“詩城新韻•詩橙遠方”為主題,將通過舉辦“中國•白帝城”國際詩詞大賽、“詩詞六進”、“中華詩教先進單位”授牌、大三峽旅游一體化宣傳營銷大會、首屆中國•奉節編劇年會、臍橙展示展銷、名家詩詞講座等活動,實現文化搭&、旅游賦能、經濟唱戲。
行到三峽必有詩。得益於奉節悠久的詩詞文化歷史,李白的“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杜甫的“天下第一律詩”《登高》、劉禹錫的“天下第一情詩”《竹枝詞二首》、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景詩”六言詩•《賜傅作輯》,在中國詩詞史上的“四個第一”均産生於奉節。千百年來,以李白、杜甫、劉禹錫、陸游、白居易、蘇軾等為代表的騷人墨客紛至沓來,在奉節留下上萬首傳世名篇。

舞蹈演繹劉禹錫《竹枝詞》。新華網 王龍博 攝
2017年,奉節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城”,也是全中國唯一授牌的“中華詩城”。近年來,重慶奉節和中華詩詞學會連續舉辦五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詞大賽,收穫了一大批當代詩詞精品。
據了解,今年的國際詩詞大賽吸引來自國內34個省區市和加拿大、美國、荷蘭等國家的2322名作者投稿參賽,經中華詩詞學會評選,産生了金獎5名、銀獎10名、銅獎50名。
詩歌節期間,中華詩詞學會還為奉節縣西部新區第一小學、奉節縣永安街道羽聲社區、重慶白帝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等“中華詩教先進單位”進行了授牌。
“通過連續舉辦國際詩歌節,奉節知名度和文化旅游影響力持續提升。”奉節縣相關負責人&&,在詩歌節帶動下,奉節還與巫山、雲陽聯合開展“川渝一家親•歡樂三峽行”“鄭萬高鐵游三峽”等活動,初步建立了鄭萬高鐵沿線旅游聯盟;與四川開展成渝地區“五絕九城”旅游聯盟城市對接,攜手共建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詩歌節開幕式上,兒童齊誦李白《早發白帝城》。新華網 馬天龍 攝
據了解,未來五年,重慶奉節將堅持“興業興城 強縣富民”思路,圍繞“中華詩城”和山水文化名城定位,加速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力爭到2026年景區年購票游客突破300萬人次,年接待游客量達到4000萬人次,過夜游客突破230萬人次,文化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00億元,文化旅游業增加值佔比超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