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重慶這麼幹

  “以前到單位要近1個小時,現在提前了至少15分鐘。”最近兩周,早高峰時段經過南岸區四公里立交進入內環的駕駛員驚喜地發現,這裏新增了一條“潮汐車道”,讓原本擁堵不堪的情況有所改變。

  四公里立交擁堵的緩解,得益于我市推進的道路交通堵亂點治理工作。今年初,我市聚焦“一堵一安”這一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實事,通過堵亂點治理、“執法通”提高執法效能、橋隧錯峰通行等舉措緩堵促暢,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了道路交通環境。

  首批62處堵亂點已有57處明顯改善

  11月5日早上8點,正值早高峰。重慶日報記者來到南岸區四公里立交海峽路往內環方向的閘道口看到,這裏路面較為暢通,以前大量車輛排隊積壓、走走停停的情況不復存在。

  交通擁堵的改善,來自于公安交管部門對該路段交通組織的優化。記者看到,原本雙向6車道的道路,現有一條內環進入四公里立交的車道被改為“潮汐車道”。

  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所謂“潮汐車道”,是指在規定時間內,調整了車輛行駛方向的車道。

  車道改造成效明顯。據統計,目前,四公里立交至江南立交方向,早高峰平均車速由29公里/小時提升至47.5公里/小時,同比提升63.8%;海峽路大石路立交至四公里立交段,早高峰時段平均車速由29公里/小時提升至47.5公里/小時,同比提升63.8%,擁堵時長同比減少66.7%。同時,學府大道、回龍灣片區、南坪商圈等多條南岸區主要幹道和區域的交通擁堵也得到了緩解。

  “經過治理,目前首批62處堵亂點,交通運作明顯改善的有57處,高峰時段平均車速增幅在8%以上。”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自開展堵亂點治理以來,公安交管部門通過著力優化交通組織,因地制宜實施路口渠化、潮汐車道、共用車道、可變車道、定向車道、多車匯入控制等交通優化措施108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錯峰橋隧高峰時段平均車速提升28.3%

  除了極具針對性的堵亂點治理,今年我市還有一項受到廣大群眾關注的政策,為全市交通緩堵促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那就是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心城區部分橋隧錯峰出行政策。

  “我市‘山城+江城’的特殊地理地貌,決定了橋梁隧道既是城市交通的主要通道,也是道路擁堵的主要瓶頸。”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秩序支隊負責人介紹説。通過對市內每一條橋隧的交通情況進行大量倣真推演和定量評估,我市最終採取了不同于全國其他大城市普遍採取的大范圍、長時段、一刀切的限行措施,推出了最小范圍(僅限于交通流量最大的15座過江橋梁和1座穿山隧道)、最短時段(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共4.5小時)、最低影響(不影響組團內部通行和城市生産生活運輸保障)的“外科手術式”限行調控。

  效果明顯。據統計,截至目前,錯峰橋隧高峰時段車流量同比下降7%,“削峰”效果明顯;錯峰橋隧高峰時段平均車速達37.6公里/小時,較錯峰前提升28.3%;中心城區高峰時段平均車速達26.1公里/小時,較錯峰前提升5.7%;地面公交高峰時段運作速度達18.2公里/小時,較錯峰前提升5.2%;公交軌道日均運送乘客761.2萬人次,較錯峰前提升4.6%。

  同時,橋隧錯峰通行還減少了污染物排放。據統計,我市PM2.5污染源中,交通污染約佔29%。錯峰通行後,日均減少碳排放12.22噸。

  據民意監測調查,超過90%的市民對錯峰通行表示接受和支援。

  “執法通”已查處交通違法107.6萬起

  提升城市通行能力,並非只能在道路上“做文章”,民警執法也尤為重要。

  今年7月5日,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正式在全市推廣交巡“執法通”應用,通過該應用對交通執法的全過程全環節進行輔助引導、監督管理,實現了執法模式從線下人工向線上智能、民警執法從粗放向標準規范、執法監督從事後監督向事前事中預防、執法培訓從集中授課向自主定制“四個轉變”。

  “‘執法通’主要有規范執法、快速執法、執法監督、便民服務、線上培訓、係統整合六大功能。”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六大功能中涵蓋了民警日常執法中的方方面面,通過提升民警的執法效能,從而達到提升城市通行能力的目的。

  據統計,自4月20日開展“執法通”試點應用以來,全市使用“執法通”查處交通違法共107.6萬起,佔到路面執法總量的77.3%,全市交通執法程式告知滿意率達99.26%,警容風紀滿意率達96.6%,交通管理工作綜合滿意率達98.36%。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80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