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到2025年 重慶力爭成功創建3個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

  新華網重慶11月5日電(韓夢霖)5日,在《重慶市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解讀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應急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何建平介紹,根據該規劃設置的核心指標,重慶要力爭在今後的5年生産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9%、5年累計重特大生産安全事故起數2起以內、億元地區生産總值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億元GDP死亡率)下降37.5%。 到2025年,成功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3個。

  總體來講,到2025年,全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風險防控、基層基礎、應急救援、綜合保障、社會協同能力明顯增強,安全生産整體水平、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增強,重特大生産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有序有效應對各類事故災害,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産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到2035年,基本實現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重大安全風險防控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産形勢根本好轉,自然災害防禦和巨災應對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的水平達到新的高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顯著增強。

  到2025年,重慶應急管理要實現“三個100% ”——重慶區縣、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裝備達標率達到100%,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成率達到100%,社區應急救援站(微型消防站)建成率達到100%。

  此外,重慶還要實現社會共治共建格局基本形成。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明顯提升,市場機製作用有效發揮,應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成功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3個。

  空中救援在應急救援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此,重慶將加快航空應急救援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市域內1小時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打造1個市級航空應急中心,萬州、黔江、永川、潼南4個區域應急航空中心,重點區縣新建35個森林航空消防救援站,依託各區縣現有學校操場、應急避難點、廣場等公共資源,布局約100個臨時起降點。同時依託潼南區域航空應急中心打造成渝地區“2小時航空救援圈”。

  安全生産必須要有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十四五”期間,重慶將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改善安全生産基礎條件。一是新建農村公路嚴格執行“三同時”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生命防護工程隱患,實施公路安全生命工程20000公里。二是強化城市交通運行保障,推動沿江軌道成環成網,實施交通設施安全加固。三是完成116座橋梁防護欄升級改造,改造普通公路危舊橋隧500座,治理普通公路地質災害100處。四是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億平方米,將市政消火栓與城市新(改)建道路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用,實現全市範圍的城鎮市政消火栓建有率達到100%。同時持續推進老舊電梯改造更新,加緊完善各類基礎設施方面的安全短板。

  “十三五”期間,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通過嚴格産業準入,強化源頭治理,加強風險隱患管控,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全市生産安全事故起數下降34.5%,死亡人數下降36.5%;較大事故減少75起,下降幅度達到了49%;尤其是重大事故和“十二五”相比減少2起,下降40%;億元GDP死亡率、工礦商貿十萬人死亡率、萬車死亡率這三個重要的相對指標分別下降45%、13%、23%。全市災害風險防範和監測預警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全市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佔地區生産總值比例為0.7%,年均每百萬人口因災死亡率為0.91。

編輯: 張青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3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