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5年編輯,這還是頭一回遇到主題類小説上市一個月就售罄的情況。”説這話的人是重慶出版集團重點圖書編輯室副主任徐飛,她的表情中夾雜着驚訝和欣慰。
這本給徐飛帶來驚喜的圖書,是重慶出版集團近期推出的《太平門》。這本革命歷史題材長篇小説入選“重慶市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講述了從1910年川漢鐵路籌建,至1920年重慶留法預備學校首批畢業生赴法國勤工儉學,10年間川渝人民尋找救國真理、革命道路的故事。徐飛和劉惜田是本書的責任編輯。
比徐飛更加振奮的是85後作家徐鵬,《太平門》作者。“在短視頻時代,還有這麼多人靜下心閱讀一本30萬字的紙質書,對作者而言,這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他説,該書加印版也已售罄,三印已提上日程。
《太平門》受到讀者歡迎的原因是什麼?它的熱銷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11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八旬老人和00後學生都叫好
時間回撥到10月10日,南岸區精典書店《太平門》首髮式現場。店外,陰雨連綿,行人步履匆忙;店內,讀者熱情高漲,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小學生都自發前來參加首髮式。
首髮式結束後,讀者逐漸散去,一位長者遲遲沒有離開。徐鵬簽售結束後,長者走到徐鵬跟前,伸出顫巍巍的雙手,眼含熱淚説:“小夥子,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喜歡看反映革命年代的書,我們的仗沒白打……”
這一幕,給徐鵬留下深刻印象。“一番交流後才知道,他今年82歲,上過戰場,是位老兵。”徐鵬説,老人面部有燒傷痕跡,右手兩個手指頭殘缺,但他鏗鏘有力的話語讓他覺得自己寫《太平門》這件事很有意義。
當天,參加首髮式的,還有長江師範學院大二學生李欣蕓,一個00後女生。5年前,李欣蕓讀過徐鵬的青春小説《流年長怕少年摧》。前不久,得知自己喜歡的作家出新書後,她趕到江北新華書店買了一本《太平門》。首髮式現場,她又買了一本簽名版收藏。
“曾經,我覺得許多歷史離我非常遙遠,除了上課、考試要看歷史書,其餘時間很少主動了解歷史故事或者人物。”李欣蕓説,她在《太平門》中感受到了家鄉重慶厚重的歷史記憶,其中,不僅有暗流洶湧的革命歷史、邏輯縝密的人物故事,還有麻辣鮮香的重慶火鍋、朝天門的歷史典故等等,精彩極了。
首髮式後,徐鵬還先後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四川廣安、山東聊城、河南鶴壁等多個場合推介自己的新書,頗受歡迎。
三年精心打磨填補空白
徐飛有時也會琢磨為何《太平門》會“火”。“首先是契合時代背景。”她説,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太平門》的推出正當其時,讓讀者潛移默化走近那段歷史,感受革命先驅者們樹立愛國主義思想,確立共産主義的理想和信念的過程。
徐飛口中的“那段歷史”,即從1910年川漢鐵路籌建,至1920年重慶留法預備學校首批畢業生赴法國勤工儉學,這10年間的歷史。
“對重慶讀者而言,紅岩精神是個耳熟能詳的詞彙,《紅岩》《忠誠與背叛》等諸多文學作品讓讀者感受到那段歷史。但在這段歷史之前,重慶的革命歷史是什麼模樣呢?想必很多讀者並不清楚。”她説,《太平門》的誕生填補了圖書市場上的空白,是一部全景記錄早期川渝合作革命的小説。
作者和編輯、設計團隊的三年磨一劍則保證了《太平門》的品質。“我數了數,主要學習、參考的各類圖書就有140多本,把歷史吃透後我才動筆。”徐鵬説,全書以重要歷史史實為框架,以虛構的徐春風、辛佑國、華少昌、華鹹聲等主要人物為主線,將故事娓娓道來。
“我的山東老鄉張龍龍還利用專業知識幫我理順歷史關係,架構宏大背景。”徐鵬介紹,這本書的寫作花了3年時間,前前後後改了5稿,細節處反復雕琢。
這部小説給讀者帶來啟迪。重慶圖書館館長任競説:“我想,這是這本書最大的意義:當我們太平了,當我們不再挨餓了,我們總得往回看看,想想那些動蕩不安的日子,想想食不果腹的時候,再一往無前地向着遠方航行。”
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趙雷閱讀《太平門》後則&&:“2020年,最艱難的時期,我和我的團隊一直身處一線,順利完成了任務,這也是當下我們這一批的海歸留學生們交給一百多年前革命先賢們的答卷。”
主旋律文藝作品和青年人的“雙向奔赴”
“從青春文學轉型歷史題材,這就是人生的成長吧。”得知《太平門》被評為“重慶市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後,徐鵬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對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産生興趣的人中,不少是和徐鵬一樣的青年人。
如,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的豆瓣評分從8.2一路飆升至9.3,微博“覺醒年代”話題閱讀量近29億。年輕觀眾留言:“課本裏的人物活了,課本裏的事件活了,課本裏的歷史活了!”
又如,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的電影《長津湖》,上映37天,票房超55億元。有評論稱:“通過歷史與當下的對望,我們更能體悟到先輩的偉大精神,為捍衛祖國的安全和平、人民的幸福安康矢志奮鬥。‘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在電影《長津湖》裏,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念茲在茲。”
“《太平門》讓我們看到百年前的青年人是如何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所奮鬥的,讓我們明白他們的生命因何定格在青春年華。”廣東人民出版社編輯孟肖認為,主旋律文藝作品受追捧有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青年人渴望走近革命歷史,並從中汲取精神力量,這些作品喚醒了他們心中對國家最深摯的情感。
孟肖説,主旋律文藝作品與青年觀眾、讀者的“雙向奔赴”,亦可以總結出規律:比起刻板的歷史教科書或是過度娛樂化的演繹,史實框架下有血有肉的人物、情感真摯的創作,以及一個通達人心的好故事,才是青年觀眾、讀者看重的好作品,才能激發人們的家國情懷。
徐鵬的創作還在繼續。他計劃再創作兩本長篇小説《魁星樓》和《歌樂山》,把從辛亥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重慶革命歷史寫成近代三部曲。“希望這樣的作品能讓更多人看到,好好宣傳一下我們這座英雄的城市。”自媒體從業者陳傑讀完《太平門》後説
重慶日報全媒體 趙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