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江北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繪就鄉村“三居”新景象

復盛華山村美麗鄉村 攝/李顯彥

  走進江北區華山村,眼前一座座清新質樸的農家小院格外亮眼,道路兩旁的植被生機盎然,靚麗多彩的墻體以及漂亮的院壩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鄉村風景線。在農戶家中,窗明几淨,屋內屋外乾淨整潔。隨着村居“顏值”不斷刷新,華山村的村民&&,在這裡生活既溫馨又舒心。

  而這一切得益於該區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如今,在江北區,這種生態宜居的農家小院處處皆是。

  農村危房改造

  從“憂居”到“安居”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住在這樣的房子裏特別舒服,再也不用擔心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了。”獨居老人徐順碧站在新建成的房屋前欣喜地比劃着。過去一到下雨天她就發愁,屋頂漏水,墻面滲水……如今她家的房屋通過危房改造煥然一新。

  改的是危房,暖的是人心。

  江北區對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以及殘疾人貧困戶三類重點對象居住的危房進行改造,並根據《江北區農村D級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將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對象戶全部列入改造計劃應改盡改。

  截至去年,全區共完成三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122戶,其中復盛鎮35戶、五寶鎮87戶,極大地幫助困難群體住有所居、住得安心,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農房風貌提升

  從“舊居”到“美居”

  在五寶鎮幹壩村村口,一座嶄新的農家小院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村民臧錫玉的家。小院就坐落在公路旁邊,屋頂蓋上了青瓦,外立面刷了新漆,墻面造型新穎,天&也換上了新廊架;院子裏還做了魚池造景、花壇等,兩層小樓精緻美觀。

  “現在農村環境變好了,來的游客也多了,不少城裏的人都搬回來了,像我們家一樣開起了農家樂。”臧錫玉掩不住內心的喜悅,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後,到她家吃飯的游客感到更舒適,大多都成為了回頭客。

  為切實抓好農房風貌整治工作,實現鄉村風貌整體提質升級,江北區以農村住房風貌改造為抓手,通過政府補助鼓勵群眾自行或委託街鎮改造,努力讓農村房屋換新貌有特色,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

  除此之外,江北區還&&了《關於開展農村住房風貌改造工作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以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為導向,着力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初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美麗鄉村。

  截至目前,江北區已完成農房改造1400余棟,建成魚嘴鎮井池村、復盛鎮華山村、五寶鎮陳家灣、王家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片,農村環境大為改善。2021年計劃完成農房改造500棟,基本實現全區所有農村房屋應改盡改、願改盡改、能改盡改,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全區所有農戶。

  人居環境整治

  從“宜居”到“樂居”

  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潔、生活舒適……這是江北農村全域的真實寫照。

  自江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多次組織區人大代表和相關部門赴涉農街鎮實地調研,細化工作舉措、制定整治標準、明確整治重點。

  江北區按照“戶投、組清、村集、鎮轉、區運”的垃圾處理模式,在村舍集中區設置分類743個垃圾桶,在魚嘴鎮修建垃圾轉運站或在空置地塊放置51個容積垃圾箱體,形成村民房前屋後“定點收”、村社“集中存”、街鎮“統一轉”,最後再進行無害化處理。

  同時,還開展以“三清一潔一改”和“五清理一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夏季戰役、秋冬戰役,重點對公共活動場所、沿村公路、村道沿線、入戶道路和農戶房前屋後進行拉網式清理,全面提升農村環境,提高群眾居住品質。其中,五寶鎮萬緣村、幹壩村等5個村被評為重慶市“美麗宜居村莊”。

  下一步,江北區將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力鄉村振興。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産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從最基本、看得見、農民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抓起,建成安居、美居、宜居的美麗鄉村,讓美麗鄉村更加美麗,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生活指數。(賀娜 楊燕燕)

編輯: 曹妤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4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