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東西部(重慶)消費協作中心巫山館選購特色農産品
在重慶北濱路漁人灣東西部(重慶)消費協作中心巫山館內,有巫山縣脫貧村農戶及36戶脫貧戶生産的特色農産品在這裡上架銷售。
“紅椿鄉脫貧戶生産的黨參廟黨,是館裏的暢銷貨。”巫山館負責人説,鄉里送多少貨來,就能夠銷多少,而且價格也不錯。
紅椿鄉的巫山廟黨,是原産地地理標誌商標産品。紅椿鄉負責人説,巫山館和其他線上線下渠道的暢銷,拉動了脫貧戶和村民種植廟黨的積極性。目前,鄉里已建起“千畝廟黨優質育苗基地”和“萬畝廟黨種植基地”。全鄉從事藥材産業的脫貧戶和村民總共有3000餘人,中藥材的年産值已達7300余萬元。
消費幫扶,促進了巫山縣的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增加了脫貧戶和村民的穩定增收,推進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消費幫扶機制讓巫山農産品走向全國
“隨着消費幫扶機制的日趨完善,巫山脫貧戶和農戶生産的特色農産品,已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巫山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楊本君説,巫山縣委、縣政府注重與對口幫扶單位建立完善消費幫扶機制,從而走出一條穩定的消費拉動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在消費幫扶中,巫山縣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等方式,與幫扶巫山的市文化旅游委幫扶集團、東西協作中的煙&市、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巫山的北碚區和銅梁區、以及三峽移民幫扶的廣東等,推動消費幫扶協作。
與此同時,巫山建立起了四大消費幫扶機制:
一是在對口幫扶單位和地區建立專區、專櫃、專館,直銷巫山脫貧戶和農民的農産品。
由山東程果農業有限公司承辦,在煙&振華超市裏設置的巫山消費幫扶專區,銷售巫山産的紐荷爾等特色農産品,年銷售額達600余萬元。
巫山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巫山除在重慶北濱路設立有巫山消費幫扶展銷館外,還在山東煙&設有4個巫山消費幫扶銷售專區,在銅梁、北碚設有巫山農産品專館,直銷巫山特色農産品;
二是對口幫扶單位和地區,鼓勵員工和群眾,消費巫山特色農産品。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在公司內宣傳巫山特色農産品,將巫山的脆李、紐荷爾等特色農産品在其員工商城三峽e購平台上線,鼓勵職工消費。僅去年一年,就直接採購和幫助銷售巫山特色農産品3000多萬元。市文化旅游委幫扶集團、北碚、銅梁、以及煙&市等,都集中採購巫山的特色農産品;
三是對口協作地區和單位幫助巫山宣傳、推介特色農産品,擴大銷售市場。
今年1月,巫山特産紐荷爾上市時,山東煙&幫助巫山到煙&市舉辦了“煙&—巫山農産品消費幫扶對接會”,“巫山戀橙誠信八方”和巫山“美景、美食、美物”進煙&等推介活動。
“這一消費幫扶對接活動,使巫山的紐荷爾在煙&的實體店上架,促進巫山紐荷爾在山東銷售了2萬噸。”巫山縣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説。
在與山東的消費幫扶對接中,還組織了“山東旅客巫山行”活動,巫山在煙&設立巫山旅游文化推廣中心,宣傳推廣巫山的旅游文化、旅游創意産品等。
巫山農産品消費幫扶對接活動,也在北碚、銅梁等地定期舉行。巫山的數十家農産品加工和經銷企業,定期到北碚、銅梁展銷。今年7月,市文化旅游委幫扶集團在重慶主城舉行的巫山縣消費幫扶專場推介活動中,先後組織89個相關企(事)業單位、2400餘人(次)參加消費推介活動;
四是建立起以電商為主的線上消費幫扶平台。
巫山縣騾坪鎮農民邱先登,到山東煙&參加魯渝協作電商帶頭人培訓後,在巫山創辦了“映象巫山”電商平台,銷售巫山的高山土豆、紐荷爾、脆李、巫山臘肉等,並與全國不少地區建立起固定的銷售渠道,年銷售收入達300多萬元。
在消費幫扶中,巫山縣職教中心還邀請知名電商專家到學校,開展直播帶貨培訓100餘人,並成立巫山(煙&)鄉村振興學院下莊天路培訓基地,開辦抖音直播運營課,培訓電商人才。
據介紹,目前,通過消費幫扶,巫山已建起800多家銷售巫山特産的電商,去年銷售農産品4.5億元,今年將超過5億元。
這四大消費幫扶機制,已使巫山的特色農産品走向全國,消費幫扶取得較好的成效。據巫山縣商務委的統計,今年前9個月,全縣消費幫扶已銷售農産品3.14億多元。
消費幫扶拉動巫山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
産業振興,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産業振興的關鍵,是發展起有市場、高效益的特色産業。“消費幫扶,已開始促進巫山的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楊本君説。
巫山縣兩坪鄉仙橋村,116個脫貧戶與村上5個專業合作社簽訂股份合作協議,種植巫山脆李。目前,仙橋村已發展起家庭果園100多個,全村共種植脆李5000余畝。
消費幫扶的拉動,使巫山脆李的品牌效應越來越好,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據介紹,目前全縣脆李種植總面積達到30萬畝。
在面積擴大的同時,脆李産業也開始走向高質量發展。今年8月24日,以巫山數字果園為核心的巫山脆李産地雲倉電子交易中心正式建成。目前,這一中心建成的數字果園系統已在巫山的1546個果園部署使用,覆蓋面積達17.6萬畝。
據介紹,以“巫山數字果園”真實的農産品種植數據和生産管理數據為基礎,脆李銷售和服務為核心,將打通生産—供應—銷售—服務全環節壁壘,融合線上線下交易,形成“巫山脆李産地雲倉電子交易中心”。
除巫山脆李産業在走向高質量發展外,巫山的紐荷爾、中藥材、烤煙、核桃、畜牧等産業,也在圍繞市場需求,提升科技和品質,向高質量發展。如中藥材産業,就已開始在紅椿鄉紅椿村、騾坪鎮大埡村等新建5個千畝標準化示範片;紅椿廟黨、篤坪牛膝、官陽獨活3個萬畝示範區,帶動全縣規模化種植面積穩定在20萬畝。
消費幫扶,促進了巫山做強“1+3+2”産業,推動生態産業提檔升級。今年以來,新增脆李種植面積2.13萬畝,組建脆李柑橘社會化服務主體7個。新增百畝示範基地10個、千畝示範基地3個,新建廟黨、獨活、牛膝種源基地1500畝。成功申報巫山獨活、巫山貝母、巫山淫羊藿地理標誌商標。補植補造核桃30.14萬株,鞏固15萬畝産業規模。在全縣新建立5個示範基地、3個示範園。在畜牧産業上,以新希望100萬頭生豬全産業鏈項目為重點,一期15萬頭規模養殖場已開工建設,明月天兆4800頭母豬和10萬頭仔豬擴繁項目建成投産。
消費幫扶,已開始帶動巫山脫貧産業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重慶巫峽粉絲有限公司,是巫山縣消費幫扶産品供應企業,由山東三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在巫山興建的。這家公司利用巫山山區的紅薯,開發生産紅薯粉絲。目前,公司除開發自有紅薯基地1萬餘畝外,還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形成紅薯規模産業,並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産業鏈條,其粉絲産品已銷往湖南、湖北、重慶、雲南、貴州、四川,市場佔有率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巫山的中藥材産業,也開始進行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目前,中藥材産業已培育經營主體1200余家,新建成中藥烘乾、清洗、切片等産地初加工25處,擴建中藥飲片生産線2條,全縣的中藥飲片加工能力達到了1.2萬噸。開發出黃精茶、黃精餅乾、黨參糖等8種中藥材系列産品。
在創新開展消費幫扶時,幫扶單位、幫扶地區還到巫山,建立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項目。
巫山縣與山東省煙&市着力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兩篇文章”,積極共商幫扶協作新路徑,創建“三園”幫扶模式,將東部發展的成功經驗複製推廣運用,努力打造魯渝協作“升級版”。
在創建現代工業園中。煙&市瞄準巫山縣的資源和勞動力潛力,運用東部技術和市場優勢,動員東部農業龍頭企業、電商銷售企業到巫山創辦企業。目前,已引進龍口粉絲、煙&葛悠農業、煙&程果農業等6家企業,為巫山的柑橘、脆李、紅薯等農特産品進行加工和銷售。
在現代農業園的創建中,山東幫助金坪鄉,以“山東援助資金支持+黨支部引領+山東專家技術支撐+合作社統一管理+山東企業保底價收購+品牌化運營”的全産業鏈幫扶方式,發展秋月梨、甜杮等“萬畝精品果園”和“萬畝茶園”等。
在創建科技人才園中,煙&市派出專家到巫山,為巫山手把手帶出來一批“土專家”。組織農科院、魯東大學、煙&毓璜頂醫院等科研院所專家力量,在巫山創建了煙&(巫山)博士工作站,入駐了種植、加工、醫療等博士專家36名,並幫助研發新産品,培育新業態。魯東大學食用菌創新團隊到巫山採集野生食藥用菌33種進行馴化栽培,指導巫山兔兒坪農業開發公司等企業調整栽培品種、改進生産工藝。中國農業大學煙&&究院的果品加工專家,協同巫山成功研發出脆李小燒、脆李白蘭地、脆李利口酒等系列産品。
消費幫扶增加集體收入帶動農民致富
“消費幫扶不僅推動巫山産業高質量發展,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而言,更是一種持久穩定的幫扶方式。”巫山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楊本君説。
雙龍鎮在大力實施消費幫扶過程中,建起農産品電商平台,由村集體參與,與民營資本合作的銷售公司等,使脫貧戶和村民生産出的農産品有了銷路。同時,也促進了特色産業擴大規模。
目前,雙龍鎮在産業上,在海拔400米以下發展柑橘,400米—800米種植脆李,800米以上發展核桃、板栗。目前,已種植巫山脆李2.3萬畝,柑橘1.1萬畝,乾果1.1萬畝,引進培育各類經營主體112個。不僅脫貧産業得到了鞏固,還形成了鄉村振興的産業基礎。
竹賢鄉在市文化旅游委幫扶集團的幫助指導下,按照“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好價錢”産業發展思路,積極建立消費幫扶基地,着力構建高山特色生態農業産業格局,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以石院、石溝、阮村、福坪等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依託,結合高山氣候特點,發展西紅柿、辣椒、蘿蔔、甜玉米等高山生態蔬菜基地500畝,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蔬菜2000畝,實現銷售收入650余萬元,增加了集體收入,帶動了農民致富。
該鄉下莊村集體經濟註冊“下莊天路”系列生態農産品商標,全方位打造竹賢鄉農業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天路下莊 雲上竹賢”鄉村信息化服務平台,全方位宣傳竹賢鄉特色資源。依託龍頭企業、鄉供銷體系和合作經濟組織,採取統一産業管護、統一品牌打造、統一宣傳營銷,提升特色農副産品市場認可度和競爭力。
借助消費幫扶,竹賢鄉將本地特産“米大洋芋”做成了特色産品,全鄉種植了5000畝,年産值超1200萬元。通過山東華夏航鮮、郵政快遞等電商平台,使“竹賢米大洋芋”走向了全國。
今年10月中旬,在巫山縣委、縣政府召開的全縣農業産業振興現場會上,巫山所有的鄉鎮,都拿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特色産業項目。這些項目,既有市場前景,又突出了本地的生態資源優勢。
消費幫扶,在鞏固巫山脫貧攻堅成果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産業的高質量發展,增加了脫貧戶和農戶收入,促進了鄉村振興。(王文 圖片由巫山縣鄉村振興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