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生命園建成六大創新服務平臺
2023-04-10 09:46:04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前期資金投入巨大,研發周期長且風險高,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殊為不易,一項項成果誕生背後少不了專業服務平臺的“最佳助攻”。最大儲存規模可達1000萬份的生物樣本庫,能夠快速幫助創新藥企尋找抗體、匹配適應症的AI“最強大腦”,能夠在一款新藥研發的全周期對其進行藥效、安全性等多種分析評價的“評估師”……如今,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內,已建成北京臨床數據與樣本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北京生物樣本庫)、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等六大創新服務平臺。

  生物樣本庫助力器官“拷貝”

  科學家將人體細胞培養在一枚隨身碟大小的晶片上,從而模擬人體組織器官的核心功能,實現器官“拷貝”,這就是類器官晶片技術。“有了這項前沿技術,可以打開人體的‘黑匣子’,在體外重現器官狀態和功能,更高效地進行藥物研發、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從事類器官晶片研發的大橡科技董事長周宇告訴記者。

  “拷貝”器官如何實現?周宇介紹,類器官晶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從人體或動物體中獲得的細胞。這些細胞可以是正常組織的細胞,也可以是疾病組織的細胞,如腫瘤細胞;細胞種類可以是原代細胞,也可以是各類幹細胞。二是模擬體內器官生長環境,“養”出組織功能的生物晶片。

  打造類器官晶片,人體的細胞樣本必不可少。然而對于大橡科技這樣的初創公司而言,花費人力物力建設大規模的樣本庫顯然並不現實。“生命科學園內的生物樣本庫幫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周宇表示,2021年,公司和樣本庫、北京胸科醫院達成三方合作,從胸科醫院獲得的肺癌細胞樣本,將被儲存至樣本庫,由大橡科技制成類器官晶片後,可用于醫院研究肺癌治療方案,同時還可以用于科研機構或公司的肺癌藥物研發等。最近,大橡科技還在與多家醫院洽談,計劃推廣這樣的三方合作模式。

  周宇口中的“樣本庫”,是北京市科委聯合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共同支援建立的北京生命科學園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生物樣本庫),其打造的北京臨床數據與樣本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致力于成為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研究領域中樣本資源持有者與研究者之間的橋梁。目前,園區內已建成2000平方米的生物樣本庫,最大儲存規模達1000萬份。

  AI“最強大腦”提升研發效率

  抗體藥物是近年來的創新藥研發熱點。而找到細胞中的抗體,是研發一款抗體新藥的源頭。過去,尋找抗體主要依賴人工培養方式,而如今,AI“最強大腦”能夠幫助研發人員快速找到更多抗體,從而也帶來了更多的創新可能。

  “可以説,AI平臺的出現,讓抗體發現進入數字化和智能時代。”諾誠健華大分子研發總監侯信成説。他介紹,以前做雜交瘤研究,人工篩選可能幾個月才能找到一個好的抗體,並且丟失了很多潛在的抗體。而現在運用小鼠的免疫細胞測序、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很快能從成千上萬個抗體中找到最優的序列,大幅提高藥物研發的效率。

  抗體發現依靠的是由角井生物聯合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在2021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平臺佔地面積近1200平方米,是包含高性能計算中心、高通量自動化設備、藥物驗證實驗室等功能模組的一體化研發平臺。

  抗體發現只是AI新藥研發平臺的其中一個功能,園區內另一家企業炎明生物則在匹配適應症上受益于這位AI“最強大腦”。“平臺能夠利用其海量數據庫和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我們所發現的靶點和可能匹配治療的適應症,從而為我們的進一步研發‘出謀劃策’。”炎明生物項目負責人王玉鵬説。

  六大服務平臺合力“助攻”

  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內,還有多個像生物樣本庫、AI新藥研發平臺這樣的創新服務平臺,在生物醫藥研發創新的背後默默“助攻”。

  難成藥靶點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困擾著整個生物醫藥行業,而冷凍電鏡,則成為突破這一難點的創新工具。這種最新技術可以幫助研發團隊清晰地看到靶點蛋白的分子結構,尤其是藥物分子和靶點之間的相互作用方式。但對于初創公司而言,難以配備這一昂貴的技術設備。生命科學園內的水木未來全冷凍電鏡技術服務平臺,讓初創公司能夠用得上。

  此外,嘉華藥銳高分辨質譜組學平臺可為藥物研發企業提供基于高分辨質譜和蛋白質組學技術的分析支援。愛思益普生物一體化服務平臺打造了基于靶點的藥物篩選平臺、體外和體內藥效篩選評價平臺、早期成藥性篩選評價平臺等。軍科正源生物技術藥物評價平臺可提供涵蓋藥物研發全周期的一站式評價服務。(記者 趙語涵)

  (原標題:生物醫藥創新有了“最佳助攻” 中關村生命園建成六大創新服務平臺)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北京:中關村生命園建成六大創新服務平臺
    前期資金投入巨大,研發周期長且風險高,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殊為不易,一項項成果誕生背後少不了專業服務平臺的“最佳助攻”。抗體發現依靠的是由角井生物聯合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在2021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
  • 北京市智慧停車標準實施 豐臺站實現“導航入位”
    跟著手機導航,找到空閒停車位,像這樣的智慧停車場在北京將會越來越多。市交通委靜態交通管理處處長趙震介紹,根據《智慧停車係統技術要求》,停車場管理企業可按照統一標準開展停車場智慧化改造,促進停車場智慧化水準逐步達標。
  • 北京雨燕“先遣小分隊”已抵京 比往年時間提前
    4月7日,志願者張麗婷在北海公園拍到了北京雨燕。2017年,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合宣武青少年科技館發起了北京雨燕調查項目,並面向社會招募志願者,一起摸清北京雨燕的數量和分布情況。
  • 北京市平谷區鎮羅營鎮萬畝梨花進入最佳賞花期
    桃醉平谷·山水鎮羅營首屆梨花文化節日前開幕。梨花大道沿途設置了同心橋、特色美食、鎮羅營好物展賣、圓夢橋等點位,遊客可徒步邊逛邊賞花,也可乘坐巡回巴士輕松遊玩。
  • 北京:永定河平原南段一期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2021年年底,北京啟動永定河平原南段一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起點為宛平湖末端,終點至崔指揮營(市界)。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永定河平原南段生態補水子槽工程已完成93%,綠化生態修復工程已完成53.8%,總體完工率達73%。
春遊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春遊京張鐵路遺址公園
人大附中分校舉行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實踐活動
人大附中分校舉行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實踐活動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北京平谷:梨花綻放迎客來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0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