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2022年,本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萬元地區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同比下降3%以上
過去一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及區域協同減排下,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重點任務,圓滿完成了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年度目標。
“印發能源保障、民用建築等領域降碳方案”“能源低碳化取得成效”“推動&&節水條例”……翻閱整篇報告,去年的成績單上,“綠色低碳”格外亮眼。
能源低碳化取得成效,外調綠電大幅提升至24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消費佔比達到12%以上;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近34億元,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萬元地區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同比下降3%以上,保持全國省級最優水平。
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利用。全年生産生活用水總量控制在26億立方米以內,再生水利用和配置量超12億立方米;推動節能技術改造,年節能量1.6萬噸標準煤;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3%左右和1%左右,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此外,去年還持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新增造林15.3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4.8%。
各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實現新時代十年持續改善,連續兩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城市中最優;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分別下降到54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多年穩定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6天,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近八成,重污染日3天,較上年減少5天;各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水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密雲水庫、懷柔水庫等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達到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37個國家考核斷面中,優良水體斷面佔75.7%。全市216個問題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完成312個村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全市污水處理率達97%。此外,土壤環境狀況總體良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指數連續多年持續改善。
今年將編制本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
今年,“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依然是本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根據報告,本市將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編制本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調控機制,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推動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産業、建築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完善本市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全面推進低碳試點示範。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一微克”行動,堅持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聚焦共同前體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協同控制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推動深度治理減排;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鞏固消除劣Ⅴ類水體、黑臭水體工作成效,深化入河排污口監管,系統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加強污染源頭防控和系統保護,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此外,今年還將統籌開展GEP核算,推動建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支持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深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應用,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50處,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不斷提升首都生態品質。(記者 楊旗)
-
北京擬規定:學校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參加商業活動
昨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召開,會議聽取審議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二審稿”)修改情況的報告。針對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修訂草案二審稿還細化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在線教育等網絡産品和服務提供者的未成年人保護義務。
-
綠色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亮麗底色
昨天,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深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應用,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50處,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不斷提升首都生態品質。
-
2023北京消費季“一刻鐘品質生活節”正式啟動
昨天,2023北京消費季“一刻鐘品質生活節”正式啟動,以“一刻鐘‘圈’出美好生活”為主題,聚焦品質生活和便民生活兩大主題開展系列活動,活動期間將發放7000萬元品質生活消費券。
-
哪片森林更適合您一目了然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各監測站還架設了紅外相機和物候相機,反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特色景觀,也成為森林體驗指數的加分項。
-
活動更豐富 北京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在北京,市民和游客享受到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品質正在不斷提升,身邊的公共文化設施更多了,設施的環境更溫馨了,提供的服務更貼心了。全市目前有四級公共文化設施7110個,圖書館室6135個,室外文化廣場5616個,基本實現全覆蓋,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便捷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