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春節農村地區疫情形勢如何?藥品供應和防疫物資是否充足?——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回應防疫關切
新華社記者顧天成、李恒
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加大,返鄉人員增多,農村地區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全國農村地區疫情形勢如何?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診療情況如何?藥品供應和防疫物資是否充足?1月30日,圍繞公眾關注的熱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防疫關切。

1月30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顧天成 攝
春節期間全國農村地區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目前全國整體疫情已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穩步下降態勢。”國家衞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説,要始終緊盯關鍵環節,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監測,全力保障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
農村地區仍然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春節期間,農村地區的疫情總體平穩,沒有出現疫情上升情況。
針對包括偏遠山區、牧區、林區、海島在內的“三區一島”農村疫情防控薄弱環節,毛德智介紹,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重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落實重點人群包保機制,摸清老、幼、病、殘、孕五類重點人群基礎信息,開展“點對點”&&服務;二是開展巡診服務,推動各地配足鄉村兩級醫療人員,開展醫務人員“上山下海”診療、送醫送藥上門;三是加強藥品儲備,推動各地在防疫藥品和醫療設備分配時向“三區一島”傾斜;四是做好轉運轉診,督促指導各地為鄉鎮醫療衞生機構配備救護車。
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診療平穩有序
“總的來看,春節期間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國家衞生健康委基層衞生健康司監察專員傅衛説,為更好掌握各地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運行情況和疫情形勢,堅持基層機構診療情況日監測、日調度、日報告制度。
監測數據顯示,自2022年12月21日以來,全國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發熱診室和普通門診、急診診療人次總體呈現先增後降趨勢,目前正在平穩回落。2023年1月27日,基層機構普通門、急診診療量為203.6萬人次,與節前相比減少近三成。
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是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的第一道防線。據介紹,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已實現發熱診室“應設盡設、應開盡開”。春節期間,全國發熱診室24小時開診,正常運行,及時做好輕型患者對症治療和重症患者早識別、早轉診。

2022年12月29日,雲南省鎮雄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一名醫生在開展救治工作。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攝
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藥品配備狀況持續改善
春節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加強當前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保障農村地區物資儲備和供應。對此,傅衛介紹,“我們堅持每日監測調度,動態掌握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藥品配備、物資儲備和使用情況,對各省配備情況及時進行通報和督促。”
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以來,全國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藥品配備狀況持續改善。目前,94%以上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所配中藥、解熱、止咳三類藥品可用一週以上,85%以上基層機構達到兩周以上儲備量,部分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還配備了小分子抗病毒藥物。截至2023年1月27日,全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共配備指氧儀289.4萬個,制氧機21.9萬台。
-
新華全媒+ | 從“最快的冰”到“大眾的冰”——回訪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
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5.9%
國家統計局1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工業生産銷售持續增長。
-
重磅!北京市計劃報告全文發布,2023年十大主要任務公布
關於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召開 李秀領講話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京市首趟“點對點”返京復工專車抵京
80名來自甘肅省禮縣的家政服務員將在位於順義區的北京壹號營地接受家政服務相關培訓,並在考察合格後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