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在北京等36個城市先行落地
2022-11-26 09:51:21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備受關注的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開閘”。人社部昨天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落地。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標誌着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進入到新階段。銀保監會介紹,去年以來陸續推出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特定養老儲蓄等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多元主體參與、多類産品供給、適應多樣化需求的養老金融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逐步探索建立了以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為主體、第二支柱職業養老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為補充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目前來看,這三大支柱發展並不平衡,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雖基本實現全覆蓋,但總體保障水平特別是城鄉居民保障水平較為有限;作為第二支柱的企(職)業年金覆蓋面仍然較窄,資金積累規模有限。以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為支撐的第三支柱被寄予厚望。

  近期,關於個人養老金的實施辦法及細則密集發布,直至昨天“靴子”正式落地,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個人養老金不同於基本養老保險,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者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産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産品。在先行城市(地區)所在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參加個人養老金。

  繳費即可享受稅收優惠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參加人需建立兩個賬戶。一是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台、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商業銀行等渠道,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二是通過商業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前者是居民參加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後者是作為特殊專用資金賬戶,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綁定,為參加人提供資金繳存、個人養老金産品投資、個人養老金支付等服務。

  近日,不少市民都已收到各大銀行發來的預約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短信。記者體驗發現,在掌上12333APP通過人臉識別等驗證後,即可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再通過銀行APP端經掃描身份證、人臉識別等程序後,便可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全程只需兩三分鐘,兩個賬戶會自動關聯。

  個人養老金年繳納上限12000元。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併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在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符合國家規定的其他情形下,才能領取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死亡後,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資産可繼承。

  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11家理財公司、14家證券公司、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和6家保險公司等。

  注意考慮風險承受能力

  在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主任陳映東看來,當前社會財富轉化為長期養老資金的潛力巨大,隨着人民群眾養老意識的增強,社會養老金融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這次宣布的個人養老金先行區域包括眾多國內重點城市,覆蓋超3.7億人口。有機構預測,未來十年,個人養老金累計繳納規模預計將達2.5萬億元。

  普通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個人養老金産品?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認為,普通投資者要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個人養老金産品。個人養老金産品分為三類,一是保障類,主要是商業養老保險産品;二是儲蓄類,主要是養老儲蓄等,重在保值;三是投資類,包括理財産品和公募基金。未達退休年齡的年輕群體抗風險能力較強,可以考慮以投資類的産品為主,獲取長期合理回報;臨近或者已退休的群體,建議以穩健增值類或者儲蓄類産品為主,保障養老資産的安全。(記者 潘福達 代麗麗)

  (原標題: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在北京等36個城市先行落地 養老保障三大支柱將更趨平衡)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 23家銀行25日起可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1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政策正式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賬戶用於登記和管理個人身份信息,並與基本養老保險關係關聯,記錄個人養老金繳費、投資、領取、抵扣和繳納個人所得稅等信息,是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
  • 北京市加快方艙醫院儲備和建設 降低社會活動度
    (記者 牛偉坤 實習記者 何蕊)25日0時至15時,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119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912例、社會面篩查人員207例。“各區要因區施策,結合區域疫情防控實際情況,科學精準防控,進一步降低社會活動度,減少跨區流動,降低通勤率,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個人防護。
  • 六大國有銀行近日陸續宣布深化銀企合作
    (記者 潘福達)為響應金融監管部門發布的“金融16條”相關政策及落實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六大國有銀行近日陸續宣布深化銀企合作。中國工商銀行日前與萬科、金地、綠城、龍湖、碧桂園、美的置業、金輝集團等12家全國性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意向性融資總額達6550億元。
  • 北京市將重點培育高端芯片等核心産業
    當前,數字經濟成為新時代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關鍵力量。在産業數字化方面,《條例》明確,支持農業、製造業、建築、能源、金融、醫療、教育、流通等産業領域互聯網發展,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 北京市將嚴格限制 高耗水服務業發展
    昨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節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的決定》,均從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天鵝遨游燕山深處
天鵝遨游燕山深處
北京深山裏的尋豹人
北京深山裏的尋豹人
冬雨之中游故宮
冬雨之中游故宮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6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