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重點培育高端芯片等核心産業
2022-11-26 10:12:03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圖集

  當前,數字經濟成為新時代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關鍵力量。昨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共九章五十八條,立足北京數字經濟資源稟賦、積極回應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字經濟産業、智慧城市建設、數字經濟安全等方面,《條例》將北京行之有效的經驗上升為地方立法,可謂“乾貨滿滿”。建立全市公共數據共享機制、重點培育高端芯片等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依法保護與數據有關的權益、推進數字無障礙建設……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條例》,將為本市加快推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

  建立全市公共數據共享機制

  探索創建“數據特區”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石,也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條例》在第二章明確,有關部門應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等數字基礎設施,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推動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數據資源將被更加充分地利用起來。《條例》明確,本市加強數據資源安全保護和開發利用,促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推動數據要素有序流動,提高數據要素配置效率,探索建立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機制。市人民政府建立全市公共數據共享機制,推動公共數據和相關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市大數據中心具體負責公共數據的匯聚、清洗、共享、開放、應用和評估。區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全市統一規劃,建設本區域大數據中心,將公共數據資源納入統一管理。

  昨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磊在介紹貫徹落實《條例》有關舉措安排時&&,將辦好北京市大數據中心,不斷加大公共數據匯聚共享和開放力度,分行業領域和應用場景建設公共數據專區和公共數據開放創新基地,探索創建“數據特區”,引導數據合規融合應用;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保護數據權益,建立數據資産目錄和定價機制,推進數據資産登記和評估,高水平建設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本市還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放非公共數據,促進數據融合創新。

  重點培育高端芯片等

  數字經濟核心産業

  《條例》為本市推動數字産業化給出了明確路徑。《條例》規定,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數字産業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培育高端芯片、新型顯示、基礎軟體、工業軟體、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支持企業發展數字産業,培育多層次的企業梯隊。

  《條例》明確,鼓勵數字經濟業態創新,支持遠程辦公等在線服務和産品的優化升級;有序引導新個體經濟,鼓勵個人利用電子商務、社交軟體、知識分享、音視頻網站、創客等新型平台就業創業。支持開展自動駕駛全場景運營試驗示範,培育推廣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公交、無人配送機器人、智能停車、智能車輛維護等新業態。支持互聯網醫院發展,鼓勵提供在線問診、遠程會診、機器人手術、智慧藥房等新型醫療服務。

  在産業數字化方面,《條例》明確,支持農業、製造業、建築、能源、金融、醫療、教育、流通等産業領域互聯網發展,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推動數字金融體系建設,豐富數字人民幣的應用試點場景和産業生態。鼓勵單位和個人使用數字人民幣。商務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推動超市等傳統商業數字化升級,推動傳統品牌、老字號數字化推廣,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教育、文化和旅游、體育、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支持和規範在線教育、在線旅游、網絡出版、融媒體、數字動漫等數字消費新模式;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鼓勵開發智慧博物館、智慧體育場館、智慧科技館,提升數字生活品質。

  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工作

  建設城市運行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建設也是本次《條例》的一大重點。《條例》明確,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圍繞優政、惠民、興業、安全的智慧城市目標,聚焦交通體系、生態環保、空間治理、執法司法、人文環境、商務服務、終身教育、醫療健康等智慧城市應用領域,推進城市碼、空間圖、基礎工具庫、算力設施、感知體系、通信網絡、政務雲、大數據平台以及智慧終端等智慧城市基礎建設。

  其中,市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全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市級控制性規劃。政務服務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全方位、系統性、高標準推進數字政務“一網通辦”領域相關工作。市發展改革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營商環境的監測分析、綜合管理、“互聯網+”評價,建設整體聯動的營商環境體系。城市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領域相關工作,建設城市運行管理平台,依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開展城市運行生命體徵監測,在市政管理、城市交通、生態環境、公共衞生、社會安全、應急管理等領域深化數字技術應用,實現重大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和應急聯動。公共機構應當通過多種形式的場景開放,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智慧城市建設,並為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提供測試驗證、應用試點和産業孵化的條件。

  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

  防止非法濫用

  為保障數字經濟安全,《條例》用了整整一章來明確相關要求。《條例》指出,本市依法保護與數據有關的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數據處理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公序良俗和科技倫理,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處理他人個人信息。

  《條例》指出,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建立數據治理和合規運營制度。結合應用場景對匿名化、去標識化技術進行安全評估,並採取必要技術措施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防止非法濫用。鼓勵各單位設立首席數據官。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加強風險監測。平台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平台管理制度規則;不得利用數據、算法、流量、市場、資本優勢,排除或者限制其他平台和應用獨立運行,不得損害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不得對消費者實施不公平的差別待遇和選擇限制。

  為發展數字經濟,《條例》還明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例如,網信、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人才工作等部門應當組織實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計劃。暢通國內外數字經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並在住房、子女教育、醫療服務、職稱評定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的産品和服務創新,開展數據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鼓勵為老年人、殘疾人等提供便利適用的智能化産品和服務,推進數字無障礙建設等。(記者 蔣若靜)

  (原標題:《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明年起實施 助推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 本市將重點培育高端芯片等核心産業)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品彤
北京要聞
  • 23家銀行25日起可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1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政策正式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賬戶用於登記和管理個人身份信息,並與基本養老保險關係關聯,記錄個人養老金繳費、投資、領取、抵扣和繳納個人所得稅等信息,是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
  • 北京市加快方艙醫院儲備和建設 降低社會活動度
    (記者 牛偉坤 實習記者 何蕊)25日0時至15時,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119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912例、社會面篩查人員207例。“各區要因區施策,結合區域疫情防控實際情況,科學精準防控,進一步降低社會活動度,減少跨區流動,降低通勤率,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個人防護。
  • 六大行陸續深化銀企合作 涉及17家房地産企業
    (記者 潘福達)為響應金融監管部門發布的“金融16條”相關政策及落實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六大國有銀行近日陸續宣布深化銀企合作。中國工商銀行日前與萬科、金地、綠城、龍湖、碧桂園、美的置業、金輝集團等12家全國性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意向性融資總額達6550億元。
  • 北京市2023年將重點培育高端芯片等核心産業
    當前,數字經濟成為新時代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關鍵力量。在産業數字化方面,《條例》明確,支持農業、製造業、建築、能源、金融、醫療、教育、流通等産業領域互聯網發展,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 北京市將嚴格限制高耗水服務業發展
    昨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節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的決定》,均從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天鵝遨游燕山深處
天鵝遨游燕山深處
北京深山裏的尋豹人
北京深山裏的尋豹人
冬雨之中游故宮
冬雨之中游故宮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6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