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2022)》(以下簡稱《白皮書(2022)》)日前發布。其中透露,本市將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及安置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建立保障房房源長效籌集機制,繼續優化審核分配機制,持續推進公租房運營管理規範化。
建立保障房房源長效籌集機制
《白皮書(2022)》透露,2021年,北京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圍繞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增強房地産調控與相關政策的協調聯動,統籌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制度建設,聚焦民生痛點持續規範市場秩序,推動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房地産市場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影響,不確定性因素多,下一步本市將圍繞“三穩”目標下功夫,完善長效機制,繼續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推進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精細化、精準化,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推動住房租賃條例實施,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21年,北京市加強住房保障發展頂層設計,多渠道籌集保障房房源,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深入推進住房保障高質量發展,織密織牢住房保障兜底網絡。當前,本市住房保障體系還有待繼續完善,保障房整體供應不足,保障性租賃住房處於起步階段。
下一步,將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及安置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建立保障房房源長效籌集機制,繼續優化審核分配機制,持續推進公租房運營管理規範化,進一步提升安居宜居水平。
加快城市更新條例立法
《白皮書(2022)》提到,2021年,北京市制定實施“十四五”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引入社會資本、加快危舊樓房改建項目審批等20余項改革政策,推進六類更新項目穩步實施,推動城市建設向存量更新轉變。當前,城市更新類型多、規模大、任務重,亟待加力提速,配套政策不夠完備,多元參與機制有待培育完善;物業管理難點問題多、治理難度大,需要持續攻堅。
下一步,將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加快城市更新條例立法,築牢政策保障和法規支持體系,高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深入推進老城平房保護,加快危舊樓房改建試點擴面,推動街區更新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加強物業管理路徑模式創新,推動形成社區治理合力。
2021年,北京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建築業發展,有序推進建築企業復工復産。然而,行業發展現狀與高質量發展目標仍有差距,工業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有待提升。
下一步,將有序推動重點投資任務落地,科技賦能促進建築行業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營造良好發展生態,完善信用體系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完善工程質量保障體系,源頭引領品質提升,改進監管措施穩步提升施工安全水平,多措並舉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將加快推進建築綠色發展立法
《白皮書(2022)》介紹,2021年是碳中和行動的“元年”,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落實“雙碳”戰略部署,推進建築業低碳綠色發展。促進高星級綠色建築加快發展,推動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推進裝配式建築、超低能耗建築發展,墻體材料應用推廣、散裝水泥發展、建材綠色供應鏈建設效果明顯,建築垃圾資源化生産使用大幅增長,建築領域污染防治取得實效。當前,建築業綠色轉型仍需加快,節能減排需要縱深推進,政策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下一步,將繼續落實本市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加快推進建築綠色發展立法,完善政策措施、標準體系及技術規程,重視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新工藝的賦能,加強綠色標識管理,提升建材管理服務水平,多措並舉抓好污染防治,助力建設綠色低碳城市。(記者 趙婷婷)
(原標題:北京將加快城市更新條例立法建立保障房房源長效籌集機制)
-
北京新增1例本土病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
8月6日0時至24時,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為8月3日診斷的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已通報)。
-
北京建成區海綿城市建設達標面積367.32平方公里
據統計,2022年汛期,龍潭西湖調蓄工程共計蓄水4次,累計收集雨水達14萬立方米,有效緩解周邊溢流雨污水直接入湖污染問題,和周邊道路汛期積水內澇問題。
-
打造“大戲東望”品牌 胡同深處有個“寶藏劇場”
記者了解到,這部作品剛剛在廣州大劇院可容納上千名觀眾的大劇場成功演出,由QFun兒童實驗劇團的北京團員和廣州大劇院招募的廣州孩子們共同出演。”
-
亮相國際舞& 數字服務企業借力服貿會加速出海
昨天下午,十多家媒體來到中關村軟體園,就服貿會典型案例企業參加2022年服貿會情況進行採訪。
-
北京市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啟動
日前,北京市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在中國農業大學啟動,首批100名“頭雁”學員正式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