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數字經濟 未來城市將這樣發展
2022-08-01 11:26:2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跟着小程序在線“爬長城”,體驗數字化餐廳,走進虛實結合的數字孿生社區……7月30日閉幕的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集中展示的數字技術和應用場景繪就了一幅未來數字生活的美好畫面。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潮下,未來城市將是什麼樣子?

  數字經濟改變生活

  數字人、元宇宙、互聯網3.0等概念頻出,車聯網、機器人、增強現實、視覺算法等一系列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使人應接不暇,意味着未來數字生活的樣子正逐步具像化。

  這是在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元宇宙體驗館拍攝的一款通過數字技術實現虛實場景融合的應用。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年)》顯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7.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近年來,經濟社會各個層面都以不同方式匯入了數字經濟的大潮,數字技術實體化、實體經濟數字化,已成為社會各界無時無刻不在經歷的現實。

  據統計,北京市數字經濟增加值由2015年的8719億元提高至2021年的1.6萬億元,佔GDP比重由35.2%提高至40.4%。今年一季度實現增加值3873億元,同比增長7.2%,佔GDP的比重達41.2%。

  日前舉行的2022北京數字經濟體驗周上,北京全市數字消費累計創造銷售額超過69.3億元。不少消費者&&,線上消費早已成為日常習慣之一,數字技術豐富了“宅”生活。

  “數字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正深刻改變着大家的生産生活方式。

  數字技術賦能産業

  在大會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分享了“燈塔工廠”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的案例。這個工廠有8個柔性製造工程中心、16條自動化生産線、375&全聯網設備,其中機器人超過150&,結合工人長期經驗數據將機器人訓練成“熟練工”。2021年,工廠生産了價值78億元的樁機設備,比2019年增長了59%,生産線的工人從上千人減少到僅十餘人。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年)》顯示,我國産業數字化佔數字經濟的比重超過了八成,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精品主題展上的工業AI智能質檢一體機。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185萬個。5G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5G+工業互聯網全國建設項目已經超過3100個,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了150家。

  鄔賀銓&&,5G已成為無縫融合實時技術的紐帶,且是激活數據、發揮數據作為生産要素作用的平台。它的應用場景已經從消費互聯網拓展到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更多領域,能夠支撐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數字化轉型。

  大會上,國內首個聚焦人工智能産業創新服務的數字平台“北京人工智能産業大腦”正式啟動。這意味着“數據+算法”驅動的産業數字治理決策新模式開始逐步形成。

  未來景象:數字孿生城市

  21世紀初,數字城市的概念出現;2010年後,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讓我們步入智慧城市發展階段;2020年後,數字孿生技術的提出使城市信息化邁入了新階段。

  業內專家如此描繪數字孿生城市:它是一個通過對物理城市的人、物、事等數字化後塑造出的與之對應的虛擬城市。

  在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精品主題展上,一名工作人員進行汽車倣真平台漏洞攻防演示。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孿生技術在城市層面的全面應用,需具備虛實互動、倣真推演、智能決策等能力,為此必須推進感知、建模、AI、倣真、交互等多技術的深度融合。

  未來城市會是怎樣?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鄔倫分享了幾個場景,比如利用手機定位數據可以優化人口出行及交通規劃,城市街道數據可以反映市民日常時空行為,通過視頻網分析可以在幾分鐘內發現街道是否有亂擺攤、下水道井蓋是否蓋好等城市管理問題……

  鄔倫認為,數字原生、元宇宙、腦機接口等技術將進一步促進未來城市以人為本,科學決策、精細及時的城市智慧運行管理將更加便利公眾生活。

  業內提出,在經歷近幾年的發展後,我國的數字孿生城市已經進入落地的建設期,部分城市也開展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這將是一個長期不斷演進升級的發展過程。

  在《北京市關於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的實施方案》中,北京率先提出數字原生城市的概念。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立勳&&,未來北京將引導並支持龍頭企業,圍繞倣真渲染圖形引擎、空間計算、GPU芯片等數字孿生和數字原生關鍵技術進行攻關,打造開放、開源的城市知識圖譜,持續構建北京數字原生生態。

  記者:陽娜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文敏
北京要聞
  • 分享減負新思考 北京市中小學老師全員“充電”
    未來4個月內,所有中小學幹部教師將圍繞“雙減”下的教育變革、教學提質增效、數字化賦能教育教學等開始全員培訓,完成共計40學時的課程培訓。市區各部門將加大巡查檢查和綜合執法力度,持續打擊各類隱形變異違規學科培訓行為。
  • 8月31日至9月5日舉辦 千余企業線上線下參展服貿會
    記者獲悉,2022年服貿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5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舉辦,整體展覽展示面積15.2萬平方米,將首次啟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
  • 頂尖集成電路成果前沿對決 中國“芯”實力亮相
    日前,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集成電路領域決賽在京舉行,一批從全球集成電路領域脫穎而出的自主創新成果在集中展現我國科技創新“芯”實力的硬核秀場集中亮相。
  • 參與科普活動 北京50家書店暑期閱讀“動感”十足
    一個葫蘆、一個調色板,還有各種畫畫工具,12位小朋友走進花市新華書店,跟着老師學畫葫蘆,上色、勾線、描畫,個個像小畫家一樣神氣。行走、探秘、非遺體驗、做公益,孩子們的書店暑假之旅動靜結合,文化味十足。
  • 擁抱數字經濟 未來城市將這樣發展
    數字人、元宇宙、互聯網3.0等概念頻出,車聯網、機器人、增強現實、視覺算法等一系列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使人應接不暇,意味着未來數字生活的樣子正逐步具像化。
葡萄酒廠“變身”文化創意産業園
葡萄酒廠“變身”文化創意産業園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走進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展館
走進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展館
暑期裏的社區知識競賽
暑期裏的社區知識競賽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80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