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草編用的植物為什麼柔韌不易折斷?古老的桑蠶絲織技術和現代高科技有什麼關係?近日,中國科技館推出“非遺+科技”系列教育活動,引導觀眾從科技的視角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
中國科技館介紹,“非遺+科技”系列教育活動是該館結合華夏之光古代科技展廳的展教資源,從“非遺”與“科技”相結合的視角精心研發的全新思維課程,共有十六個主題。該展廳古代科技的相關展品中,幾乎每一項都與非遺文化有關。活動在設計開發時,特別邀請了非遺專家和教育專家參與。展廳負責人王紫色&&,非物質文化遺産背後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文化,“我們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了解我國傳統非遺文化,探究非遺人文活動背後的傳統科技智慧,充分認識科學與文化融合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據悉,目前大部分活動以空中課堂直播的形式進行,孩子們在家裏就可以學非遺、做實驗、玩游戲。(記者牛偉坤)
(原標題:中國科技館推出“非遺課堂”)
北京要聞
-
冰雹天氣提前1至3小時預警 將達“百米級分鐘級”
其中,加強極端天氣精準預報和提前預警,對局地強降水、短時大風、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龍卷風除外)提前1至3小時預報預警;對其它極端天氣提前6至12小時預報預警。健全極端天氣應對預案體系,構建適應局地氣象特點的應急處置模式,提高氣象災害預警自主響應能力。
-
京郊迅速啟動雹災理賠 大桃櫻桃被雹子砸得不輕
突降冰雹,設施蔬菜大棚被砸得到處是窟窿,大桃即使套袋仍被砸爛,櫻桃更是遭遇了兩場冰雹。由於冰雹主要集中在密雲城區附近,大部分農業生産地區受影響較小,密雲本地出産的梨、蘋果、核桃、板栗等,受損情況不明顯。
-
中國科技館推出“非遺課堂” 共有十六個主題
近日,中國科技館推出“非遺+科技”系列教育活動,引導觀眾從科技的視角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中國科技館介紹,“非遺+科技”系列教育活動是該館結合華夏之光古代科技展廳的展教資源,從“非遺”與“科技”相結合的視角精心研發的全新思維課程,共有十六個主題。
-
市民自帶杯買飲品有優惠
本週是第32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綠色低碳,節能先行”。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本市節能宣傳周將發起“自帶杯行動”倡議,消費者自帶可循環使用的飲水杯到7家飲品企業購買飲品可享優惠。
-
三眼井片區修建示範區 東城退租院落將啟動復建
今年內,東城區將對景山三眼井片區、鐘鼓樓周邊已退租院落啟動恢復性修建,其中景山三眼井片區將打造一個約4000多平方米的啟動示範區,按照整院、共生院、公共區域三類空間“一院一策”、分類改造,讓老胡同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