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優秀案例名錄發布
2022-06-11 09:16:28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今年是我國設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暨北京成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0周年。昨天(10日),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夕,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發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優秀案例彙編集(2013年-2022年)》。在彙編集收錄的108個案例中,北京日報《最炫北京城》短視頻欄目成為15個市級案例之一。

  據介紹,彙編集採用各區有關部門推薦、行業機構自薦、社會公眾申報等三種方式,收錄了108個案例,包括優秀規劃研究課題29項、優秀建設實施項目50項、優秀社會參與活動29項,串連老城、中心城區、市域、京津冀四個空間層次,涵蓋老城、三山五園地區以及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涉及古代與近現代、城市與鄉村、物質與非物質等不同要素類型,為北京名城保護工作蓬勃發展的寶貴十年留下真實記錄。

  此次收錄的15個市級優秀案例包括三山五園整體保護規劃研究、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整治實施規劃、溫榆河公園規劃實施等。前門三里河及周邊恢復整治項目規劃設計、白塔寺地區規劃實施研究、八里橋保護修繕工程等93個案例入選各區優秀案例。

  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不少人們耳熟能詳的城市地標都在這條長7.8公里的中軸線上。名城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於2018年至2020年陸續組織開展了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整治實施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包含綜合實施計劃、三年行動計劃、城市設計導則的實施規劃體系,分區分段建立城市設計導則,指導中軸線各項風貌整治工作高水平實施。2020年10月,正陽門箭樓啟動修繕,每一處都堅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藝、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歷史信息。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收錄的案例看,許多案例的探索周期延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在堅持不懈的探索中逐步找到切實可行的名城保護實施路徑。例如,崇雍大街街區更新與綜合整治、大柵欄歷史街區保護更新、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建設等一系列規劃實施項目成效顯著,也獲得廣泛好評。

  本市還建立了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名城保護事業的創新工作機制,西城區“四名匯智”計劃、懷柔區“長城專職保護隊伍”等均名列其中。通過文化空間運營、主題展覽策劃、新業態植入、新媒體傳播等豐富手段,北京不斷擴大名城保護的社會影響力,營造“我要保護”的社會氛圍,使古都北京煥發生機和活力。其中北京日報推出的《最炫北京城》短視頻欄目,將城市更新、古都保護作為重要主題,走訪隆福寺、模式口大街、首鋼園、重點文創園等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反映減量發展給北京城市面貌帶來的深刻變化。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不斷完善,社會參與日益廣泛,面向實際的機制創新,點點滴滴的實踐積累,都為名城保護帶來新的局面。”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院長邊蘭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既要面向未來,也要充分關注當下的城市生活,通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實現積極保護,有機更新,整體創造。(記者 陳雪檸)

  (原標題:108個案例記錄老城、三山五園、三條文化帶保護更新曆程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優秀案例名錄發布)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通航在即
通航在即
加油!少年!
加油!少年!
北京大部分區域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北京大部分區域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助力高考
助力高考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3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