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京冀交界地帶的大運河楊洼船閘已經建成,具備通航條件,預計6月底前實現大運河北京段和河北段旅游通航。記者 白繼開攝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通航一年後,北京段與河北段航道迎來互聯互通“倒計時”。伴隨着北運河楊洼船閘近日基本建成,大運河京冀段預計本月旅游通航,實現兩地航道互聯互通,屆時市民可一路乘船欣賞兩地美景。
北運河位於京杭大運河的北段,北京段共設甘棠船閘、榆林莊船閘和楊洼船閘。去年北京段通航時,前兩座船閘已建成投用,只剩楊洼船閘尚未“激活”。大運河本就有楊洼閘,只是原閘僅為攔河閘,並不能通船。
楊洼船閘地處西集生態休閒小鎮,以“楊洼千帆”作為設計主題,營造生態休閒、郊野自然的濱水空間。船閘連接京津冀,是運河進出京通航門戶船閘。站在楊洼閘上向東南方向的下游看去,不遠處就能看到河北段投放的航標。
大運河京冀段一般有2.4米的水位差,北京段高、河北段低,遊船無法直接通過。“這就像上下樓梯一樣,船閘的功能就是幫助船能順利通過。”市水務建設管理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楊洼船閘利用西岸的綠地,挖出了800多米長的航道,並在此設船閘。去年,楊洼船閘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建成,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
楊洼船閘是一座雙線船閘,10米寬、65米長,南北各有兩扇人字形的閘門。船要從北京駛向河北,先開啟北端的人形閘門,在65米長的閘室中,讓水位平緩下降2.4米,直到水位與河北段完全一致,南端的人形閘門打開通行。相反,如果船要從河北駛向北京,就要先開南端人形閘門,使水位緩慢上升2.4米,與北京段水位一致後,再打開北段人形閘門。
“整個耗時最長不超過14分鐘,游客靜止等待的時間大約為7分鐘,在水位上升、下降的過程中,採用分散性輸水廊道,不會讓游客感覺到明顯顛簸。”市水務建設管理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説,前期已使用28米長的實船進行了測試,船閘最多可同時容納4艘遊船通行。船閘上下游設有“停船位”,一旦遊船數量較多,船可在此等候,按順序通行。
2019年12月,本市發布《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和《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為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定調。推進河道水系治理、開發重點遊船通航河道是重點領域之一。“大運河文化帶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價值均與河道密不可分,遊船線路的開啟能夠更好地串聯展示大運河文化生態價值。”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塑造運河生態景觀,建設美麗運河”的要求,本市多部門通過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北運河綜合治理工程等,提高河道防洪排澇標準,同時根據不同河段景觀特色,系統開展大運河兩岸綠化,增彩延綠,提升重要河段和節點景觀水平,營造步道、綠道融合連通的文化景觀廊道。
“大運河京冀段通航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體現。通航後,將給市民提供一個旅游休閒新去處,也有利於推動京冀兩地河道沿線文化、休閒和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曹政)
(原標題:楊洼船閘建成 具備通航條件 大運河京冀段預計本月旅游通航)
-
小區因疫情臨時管控 物業為臨停車輛減免停車費
隨着豐台區集中連片管控區的正式解封,在小區待了10多天后,曹先生的臨停車輛終於駛離了天怡晴園小區。
-
智慧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小區卡口防控設備紛紛升級
社區疫情防控是防控全局的關鍵一環,升級工具能幫助值守人員更好地履行職責。
-
順義區裕龍六區居民自家3500棵菜送給志願者
3500多棵生菜運到了順義區光明街道裕龍六區社區,一大車新鮮生菜把居委會堆得滿滿當當。“
-
懷柔鎮為退役軍人搭就業橋梁 通過新模式開展服務
懷柔區懷柔鎮通過“線上+推薦+自主選擇”就業新模式為退役軍人搭起“就業橋梁”。
-
豐&檔案館新館落戶南苑 成為城南的又一個新亮點
豐台區檔案館建設工程項目位於新宮村,槐房西路西側,由中建三局承建,預計2023年底竣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