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小區禁止快遞外賣進入。不少快遞員紛紛在小區門口擺起“地攤”,由此也引發了人扎堆、取件慢、快遞擠佔道路等問題,更是帶來交叉感染的風險。市民建議,在守住小區“安全門”的同時,快遞管理可以更精細化,打開居民生活的“方便門”。

海淀一小區外,擺攤的快遞
“通知我到小區門外取快遞,可外面一排都是快遞,哪個是你呀?”在海淀一小區門口,吳先生撥通了快遞員的電話。只見小區東西兩側,快遞小哥們擺起了五六十米長的“地攤”。排了一溜的快遞車和“擺攤”的快遞不僅佔據了整個非機動車道,還佔了人行道上的共享單車停車位;地上散落着拆完快遞外包裝後隨手扔下的泡沫盒和紙箱,讓走路的人也不得不繞道而行。

海淀一小區外,快遞小哥未戴口罩
記者觀察發現,少數快遞員並沒有按規範佩戴口罩。一名快遞員至少20分鐘都沒戴口罩,另一位快遞員喝完水5分鐘後,才戴好口罩。期間他們在不停地詢問居民、幫居民取件,還有未佩戴口罩的居民湊上前取快遞。“這太危險了,快遞包裹多人經手,快遞點周圍扎堆取件的人又多,更得戴好口罩。”路過此處的趙女士説。

海淀一小區外,取件居民未戴口罩
“您好,張女士是吧,您的快遞到了,有空來取一下吧。”中午11時許,昌平一小區旁邊幾十平方米的空地上,分揀的、查件的、搬貨的工作人員正忙個不停。工作人員身後,7個架子上已擺滿快遞,地上的快遞也堆了一米多高。

昌平一小區外等待取快遞的居民
“我的訂單都顯示派送一週了,怎麼還沒到?”“兒子給我買的東西,説是有個帶字母的碼,上歲數了不會弄,怎麼取件呀?”快遞的“海洋”前面,七八位市民正排隊等待取件,就在排隊市民腳下半米遠處,堆着一排待取的雞蛋、鴨蛋、麵包、西紅柿、香蕉等生鮮食品,隊伍裏還不乏蹦蹦跳跳的孩子,一不留神就可能踩到食物上。

雞蛋等生鮮離排隊居民只有半米遠
太陽越來越曬,等着取快遞的人們慢慢擠進了四五平方米的太陽傘下,有查件的居民一等就是十幾分鐘。“快遞點周圍人來人往的跟趕大集似的,這不是變相把人都聚到一起了嗎?”一居民不解地説。

昌平一小區外,居民在太陽傘下等待取件
“疫情處於攻堅階段,小區應該從嚴管理,快遞管理也應該更精細化。比如快遞點能否根據樓號分散設置?既減少聚集,也方便居民就近取件。取快遞高峰期,能否增加些引導人員?不同快遞公司通知取件時,位置信息能否更明確些?”居民建議説。(記者 師悅)
-
人扎堆、取件慢、擠佔自行車道……疫情下的小區快遞管理能否更便民?
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小區禁止快遞外賣進入。市民建議,在守住小區“安全門”的同時,快遞管理可以更精細化,打開居民生活的“方便門”。
-
北京:社區工作人員安全防護既有防護不足,也有防護過度
目前,各個社區已經廣泛發動在職黨員、志願者、居民群眾等各方力量參與到了社區防控工作中,這些人員個人防護知識、防護技能相對不足,稍有大意很容易“中招”。
-
北京:在全市範圍內深入開展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
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擴散途徑,持續保持社會面動態清零,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和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在全市範圍內深入開展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
-
北京昨日社會面病例清零,一圖回顧北京戰疫36天
-
北京:責令相關企業下架召回2批次不合格粽子産品
據了解,本次粽子産品專項抽檢中的2批次不合格食品,標稱北京醇榮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規格型號200克(100克×2)袋、生産日期為2022年4月18日的黃米豆沙粽、小棗粽各1批次,涉商業無菌項目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