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996”説不?先疏通堵點
2022-05-24 08:32:2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向“996”説不?先疏通堵點

  半月談記者 陳旭 陽娜

  996、715、007……一串串代號在互聯網頻繁出現,共同指向諱莫如深的超時加班現象。為了勞動者“體面工作、幸福生活”,3月以來,多省份開展集中整治超時加班行動,向“996”説不。整治效果如何?畸形加班又如何糾偏?

  多地排查整治超時加班

  2月23日,一位28歲互聯網工程師吳某在公司突發疾病,後搶救無效離世;2月4日,“某站員工春節值班猝死”登上熱搜……頻發的猝死新聞把互聯網平台“超時加班”問題屢次推到公眾面前。

  3月以來,北京、山東、湖北等至少9省市的人社部門集中&&通知,聚焦超時加班易發多發重點行業企業,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問題。

  3月29日,北京市人社局公布 6件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案件,其中有2件涉及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半月談記者走訪多家互聯網企業發現,有的公司已取消“996”“大小周”制度,有的上線連續工作4小時休息提醒,有的要求員工準時下班,有的對加班員工進行調休等。

  某互聯網企業的一位員工告訴半月談記者,公司不要求員工加班,但各業務部門情況不一,如遇到大項目或特殊情況周末必須加班完成任務,員工可以調休,但沒有加班費。

  三個堵點

  採訪中,多位受訪者&&,“作為職場人,不反對加班,反對的是畸形加班文化”。據了解,目前治理超時加班堵點有以下三個。

  堵點一:勞動關係未明確,新業態群體“難言”加班。

  某外賣專送小哥周景龍説,儘管每天在線超10小時平台會提醒休息,但在生活壓力下,為了多勞多得,他仍然早8點出門晚10點回家,“幹我們這行不存在加班”。業內專家認為,目前許多新業態就業群體大都沒有建立明確的勞動關係,工作時間也沒有明確規定,專項檢查效果相對較弱,這些都不利於保護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健康權益、勞動權益等合法權益。

  堵點二:奮鬥文化片面“引導”,超時加班更隱蔽。

  一些受訪者告訴半月談記者,不少企業“超時加班光榮”的思想根深蒂固,接受加班成為員工不被淘汰的無奈選擇。一位互聯網企業員工説,企業把績效考評與超時加班挂鉤,按公司制度“合理”扣除績點;有的甚至以工時長短淘汰員工,“不加班就被判定為讓公司受損”。另外,有受訪者&&,目前互聯網公司“不加班説明公司效益不好”。

  堵點三:協商加班與強制加班的界限不易界定。

  採訪中,不少受訪者&&,希望通過加班創收改善生活。那麼,整治超時加班後還能加班嗎?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汪雪霏説,法律規定可以協商加班,同時規定每月加班超過36小時即屬於違法行為;企業不能逼迫、暗示員工超時加班。需要強調的是,強制加班是底線問題,加班創收是上線問題,應區分開來。

  治理須久久為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畸形加班文化也須久久為功。

  首先,要處理好管理和呵護的平衡關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説,我國勞動者工時制度有標準工時制、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工時制3種,監管部門可以法律法規為準繩,廣開企業申請特殊工時之門,在激發企業活力、保市場主體的情況下,更好平衡勞動力市場關係。

  其次,拓展員工的監督舉報維權渠道。鋻於超時加班存在群體性特點,專家建議探索公益訴訟途徑,重視工會、行業協會組織力量,研討工傷保險與超時加班挂鉤可能性,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另外,要引導企業培育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汪雪霏&&,當前互聯網公司發展迎來新局面、面臨新挑戰,應順應職工“體面工作、幸福生活”需求,完善勞動關係體系,營造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圍,提升員工勞動效率和創新能力,讓企業長期受益。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9期)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北京新發地市場貨源充足保供應
北京新發地市場貨源充足保供應
北京:有序度周末
北京:有序度周末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北京:多措並舉保障管控區域居民生活
北京:多措並舉保障管控區域居民生活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7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