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樓後有首汽專車等候,孕檢就診走專屬通道,就醫全程有就醫保障組“大白”陪伴……這樣的體驗,發生在管控區居住的高危孕婦身上,讓準媽媽十分驚喜。
在朝陽區六里屯街道炫特社區,21名孕婦、13名癌症放化療患者、13名重症人員和突發急症居民,都享受着這樣的“保姆式”就醫服務。從5月8日進入封管控起,街道就醫保障組24小時在線,應急車隊全天候備車。除了送醫就診,保障組還為居民“跑腿兒”購藥。
36周高危孕婦從擔心到放心
“作為一個懷孕36周的高危孕婦,得知社區管控時,心裏只有兩個字:擔心。但從社區聯絡溝通到送醫轉運,最大的感受也是兩個字:放心!”家住六里屯街道炫特社區的黃女士感嘆道。
5月8日17時,黃女士得知小區即將管控,她跟愛人都急了,“約好的孕檢還能去嗎?”孕晚期的黃女士,需要每週去醫院檢查一次。愛人趕緊抓着社工問,連問三個人,得到的回復一致:“放心,肯定沒問題!晚上一定跟您&&!”並且都主動記下了他們的電話。
當天20點,第一個電話來了,詳細詢問了黃女士具體情況,懷孕多久,什麼時間要去哪家醫院,是否有人陪同,最後説:“放心,明天肯定沒問題。”一個小時後,第二個電話來了,告訴他們&&好了應急車隊,還會有社工送一些防護用品。直到此時,黃女士和愛人心裏懸着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次日9點半,首汽司機穿着厚厚的防護服,打開了車門,在樓下等黃女士。上車後,這位女師傅第一句話是,“放心,咱們一會兒就到!”車子小心地繞過路上的井蓋,平穩地通過每個紅綠燈,到達北京婦産醫院,等候的保障組工作人員送黃女士到篩查門診進行孕檢。
孕檢結束被送回小區,已經是中午12點。沒過多久,黃女士又接到六里屯街道的電話,“下次孕檢是什麼時候,咱們提前&&好。”
為黃女士服務的,是首汽駕駛員邢艷萍,也是應急車隊裏為數不多的女司機。這些日子,她為數位管控區的孕婦就診提供了用車服務。
為了完成消殺、穿戴防護用品等一系列程序,應急車隊駕駛員需要提前一小時到崗。送診全程不能下車、不能開窗,穿着防護服的駕駛員怕上廁所不敢喝水。完成一個“訂單”,往往需要四五個小時。為了服務好社區居民,有的駕駛員夜裏就睡在街道提供的休息點。
“我是首汽司機,也是朝陽居民,能為咱北京做出一點貢獻,挺自豪的。”邢艷萍説。
街道就醫保障組“保姆式”服務
就診需求統計、分診、車隊派單、陪同就醫、“代購”藥品……讓這一切高效運轉起來的,是六里屯街道就醫保障組。
“按照區裏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街道成立了1辦12組,就醫保障組就是其中之一。”六里屯街道就醫保障組組長劉建華介紹,由於炫特社區就醫、購藥需求較大,保障組成員也由最初抽調的10人發展到20多人。保障組第一時間梳理了重點就醫人群,包括21名孕婦、13名癌症放化療患者、13名重症人員。
何為“保姆式”服務?拿服務黃女士來説,包樓社工收集到她的孕檢需求後,保障組迅速協調車隊,並與醫院篩查門診&&,確定就診時間、對接人員,確保點對點閉環就診。到了醫院,由穿着防護服的保障組成員陪伴就診,協助掛號、繳費、買飯,一方面服務好患者,另一方面也確保居民不亂走、不交叉,不出閉環。外出就醫完成後,由專門車輛再把患者和家屬送回家中,全程不需要患者操心。
對於一些只需要到醫院開藥,或者“雲診療”的患者,保障組還會提供“跑腿兒”服務。居民微信群中,工作人員收集購藥需求,封控區居民足不出戶,“大白”上樓“無接觸”取醫保卡;管控區居民足不出區,“大白”在樓下“無接觸”取醫保卡,每個步驟認真消殺。“緊急用藥隨時買,常用藥一天‘代購’一到兩次,確保當天給醫保卡當天領到藥!”劉建華介紹,“雲診療”時,保障組工作人員見到醫生後現場連線居民,溝通病情,實時、透明。
管控第一天就迎來“新生命”
從5月8日開始管控起,不到十天時間,六里屯街道就醫保障組共服務就醫出行居民174人次,“跑腿兒”購藥75人次。作為就醫保障組組長,劉建華連續多日住在辦公室裏,手裏常攥着手機,“特怕漏看保障群裏的信息。”
幾天前,一名年輕男子突發心梗,撥打120急救電話後,保障組迅速啟動應急救醫流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副院長王艷紅快速診斷,&&朝陽醫院打通急診通道,保障組工作人員分頭行動:安排車輛、為患者送防護物資、提前到醫院對接等候、引導車輛進入小區、護送患者到醫院搶救……生死時速,大家都在和時間賽跑。患者住在ICU期間,街道協調了應急車輛留守,保障患者家屬前往醫院探望。得知患者轉到普通病房時,劉建華才松了一口氣。
“其實早在管控第一天,我們就有新生兒降生。”劉建華回憶,當天23點左右,一産婦稱有宮縮陣痛情況,保障組迅速&&120急救車輛,安排醫療組工作人員提前到醫院對接、社工實時匯報車輛位置,引導産婦下樓、上車,無縫銜接。當天夜裏,一個健康的男寶寶呱呱墜地,大家都很開心。
“現在全市120需求量很大,一旦有突發事件,路上也需要時間。”劉建華説,為了暢通生命通道,保障組除了頭一天&&首汽車隊,提出次日用車需求,還協調了備班司機、車輛全天候在指揮部備勤。就在昨天,一個小男孩玩耍中磕破了頭,應急車迅速送醫,一刻也沒耽誤。“每一位居民都是我們的親人。”劉建華説,她希望每位親人都健健康康的。
-
教育部發高考防疫提示 應做好考前14天健康監測
當前仍滯留在外省的考生應及時向考點所在地考試機構如實報告自身健康情況、相關返程安排等信息,提前14天返回考點所在省(區、市)。
-
2021年我國博物館接待觀眾7.79億人次
2021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3.6萬個,組織教育活動32.3萬場。
-
在六里屯街道炫特社區 保姆式”送醫服務暖人心
管控第一天就迎來“新生命” 從5月8日開始管控起,不到十天時間,六里屯街道就醫保障組共服務就醫出行居民174人次,“跑腿兒”購藥75人次。
-
制定"路線圖" 今年懷柔科學城推進77個重點項目
從星辰大海到生命演化,從建設科技設施平台集群到“聚人氣、聚科研氣”,懷柔科學城正全面進入建設與運行並重新階段。
-
京津兩地通勤人員進出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鋻於當前京津疫情形勢,北京調整京津兩地通勤人員核酸證明查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