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疫情整體繼續呈現下降態勢,但有的地方本土傳播尚未完全阻斷,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老年群體接種新冠疫苗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是什麼?疫苗接種為何能降低重症甚至死亡風險?對於養老機構和長期居家的老年人而言,如何落實落細精準防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作出權威解答。
“從一些數據可以看出,老年人是感染重症的高風險人群,老年群體接種新冠疫苗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非常明確。”王貴強説。

4月18日,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協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隆福醫院等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開設疫苗接種專場。醫護人員為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老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後,導致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在各個年齡段中最高。”王華慶説,對於老年人來説,一般感染病毒或者細菌後,自身免疫發生率增加,更容易出現炎症反應;老年人大多數都有基礎性疾病,如果感染了病毒,也會導致原有疾病的症狀更嚴重或更容易出現合併症。
“接種三針新冠疫苗能夠有效預防老年人的重症和死亡。”王貴強説,從目前數據來看,老年人接種兩針新冠病毒疫苗比年輕人接種兩針産生的抗體性要低,接種三針後抗體水平才會快速提升,抗體水平高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保護老年人,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

4月11日,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團頭湖村的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老年人依次排隊等候接種新冠疫苗。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王華慶&&,從目前我國奧密克戎影響嚴重的地區監測可以看到,未接種疫苗和接種兩劑次、接種三劑次之間的保護作用差別是非常明顯的,接種兩劑次和接種三劑次之間對於預防重症和死亡作用也有明顯差別。
有關數據顯示,在60歲以上人群中,未接種疫苗和僅接種一劑次疫苗者重症的發生率是接種兩劑次、接種三劑次疫苗者重症發生率20倍以上。

4月20日,在上海市奉賢區西渡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老年居民在進行新冠疫苗接種登記。新華社發
專家提醒,疫苗接種對於預防重症效果明顯,呼籲老年朋友及時接種疫苗。同時,各級政府要加強疫苗接種的協調和組織管理,對老年人採取各種“綠色通道”,包括上門接種、推廣移動接種車等,保障老年人應接盡接。
此外,養老機構和長期居家的老年人是抗疫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一環。王貴強建議,要確保這些老年人盡快接種疫苗,強調基本防護,勤洗手、戴口罩,減少人群聚集,保持活動場所勤通風。而且老年人周圍人群要做好個人防護,定期自我監測、核酸篩查,強化防控意識,避免家庭內部和養老院內部病毒傳播。(記者李恒)
-
11個京花新品種首次亮相北京市春季花卉推介會
-
600歲古流蘇樹盛放如雪
-
魏善莊鎮大棚蔬菜“上了樓”
-
9位退休醫生再披“戰袍” 接力值守核酸採樣點
-
4月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尤其是4月份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總體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