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建組大會一周年的日子。這一年來,作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四場儀式的總製作機構,歌華製作團隊總共向7000余名演員提供服化道和後勤保障服務,涉及上萬件正式和代用道具、近5000件演出服裝;為330秒焰火提供設計生産、運輸存儲和燃放管理;保障了4874檯燈具、496個音箱、158組吊裝桁架、101&&櫃、24個信號基站及上萬米線纜的正常運行……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無疑需要精準計劃、縝密執行和高效配合,與此同時,更歷練出了一支勇於擔當的文化服務“國家隊”。
“歌華傳媒集團舉全集團之力,以歌華文化集團為主,從下屬12個公司抽調精兵強將共200餘人,分成19個專項小組搭建工作矩陣。”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製作團隊總指揮、歌華傳媒集團總經理戴維説,“高效整合調動全行業優質資源,是身為總製作機構的首要能力。”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四場儀式,先後組織了國家大劇院及其管弦樂團和合唱團、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近百家知名機構共同參與製作,它們大多是參與過2008年奧運會、北京世園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活動的“國家隊”。
雖然有行業頭部資源加盟,但急難險重情況時刻考驗着團隊製作能力。僅以四場開閉幕式節目冊的設計為例,在距離冬奧會開幕不足20天時,北京印刷學院夏小奇所率設計團隊忽然接到新要求:節目冊需要在原定的中、英、法語基礎上增加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這帶來了許多新難題。比如阿拉伯語是從右往左排版的,它如何與中文排版相協調?時間緊急已經來不及購買字體版權,是否有開源的小語種字體可以選擇?小語種字體操作系統如何導入設計文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製作總監、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丹陽説,節目冊是國家形象的體現,必須要圓滿完成任務。“身為製作總監必須要有強大的設計集成管理能力,能為合作夥伴兜底。我緊急邀請到字體設計專家董月夕,一一解決難題。”
北京冬奧組委非常重視知識産權保護並制定專門規定,而要嚴格執行這些規定確保四場儀式無任何版權糾紛,需要大量細緻工作。由郭峰詞曲創作的《讓世界充滿愛》、秦咏誠作曲張藜作詞的《我和我的祖國》、剪紙藝術家任志國的雙魚圖案剪紙……每一個在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上亮相的藝術作品背後都有版權保護協議。“冬奧會開閉幕式都用到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其曲作者秦咏誠已去世,我們&&到他的後代。無論是開幕式時單純播放還是閉幕式時演唱,都獲得了授權,充分尊重藝術家的創意和版權。”李丹陽説。
四場儀式,各個精彩,但是歌華團隊的工作人員無一人有機會坐在鳥巢的觀眾席上,他們更熟悉的是鳥巢演出區域的外圍——零層環廊。這條環廊集中了舞美組、道具組、服裝化粧組、演員候場區和物料裝卸區,其安全和效率直接關係到開閉幕式的成功與否。以往承接國家大型文化活動的製作經驗,讓歌華團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務運營體系,他們會同開閉幕式部演出儀式處制訂了57個環節60余條演員上下場流線等。冬奧會開幕式的熱場環節演員人數最多,1300余演員不到5分鐘就可以從備場區到達備場口。“專人專崗、點位清晰、流線清晰,確保了演出上下場秩序井然,零層候場環廊平穩運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製作團隊執行指揮、北京歌華大型文化活動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穎説。
“由政府部門主導,企業操作統籌執行的創新運營模式,符合專業化、市場化理念。”戴維介紹,“打通四場儀式的共用部分,採用全流程管理,既節省了資金也提高了效率,同時在基礎環節上保證了四個儀式的高標準和一致性。這些經驗將成為歌華團隊日後服務更多國家大型活動的重要積累。”(記者 李洋)
-
清明祭掃5個高峰日 警方將增設226處執勤崗位
記者昨天從北京市交管部門獲悉,清明祭掃的5個高峰日裏,上午8時至11時,多個陵園周邊預計將出現交通高峰。
-
協同邁出新步伐 京津冀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京津冀區域經濟穩步恢復,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從需求領域看,北京、天津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99.6%和22.5%,河北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22.8%。
-
北京朝陽區八里莊涉疫小區裏藏着一串防控密碼
30000步,6000件,100趟,8小時……這串數字密碼,來自封閉管控的朝陽區八里莊街道朝陽園小區。
-
首個平房院封控區 “一圖一冊”精準服務居民
因出現確診病例,3月19日以來,東城區北新橋街道北小街3號院及其周邊部分胡同被劃入封控區、管控區。
-
首博東館進入外裝收尾階段 “運河之舟”待揚帆
船、帆、水,古運河圖景中的畫面在眼前這座位於城市綠心的首都博物館(東館)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