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智能設施助力構建“以人為中心”的城市
2022-03-24 08:47:0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丁靜)近日,在騰訊牽頭舉辦的專家研討會上,一些智能行業專家對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簡稱“雙智”)協同發展的未來提出希望——構建“以人為中心”的城市。

  當前,全國各地的智慧設施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舉例説,應用場景是牽引“雙智”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比如,廈門的BRT快速公交係統通過5G網絡實現了公交車在站臺的精準停泊,保證了乘客安全;長沙智慧公交與紅綠燈互聯,實現精準引導,使公交車的行駛時間優化了13%左右,提升了用戶體驗。

  騰訊副總裁、騰訊智慧交通出行總裁鐘翔平指出,騰訊在重慶參與打造城市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MaaS,為實時公交、本地導航、路況千裏眼、車位預約、道路通行預約和交通政務辦理等提供了統一入口,提升了效率,方便了用戶。

  不少專家認為,“雙智”的未來,是構建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城市。企業發力技術,政府支援政策、標準等,推動“雙智”成果更好、更快惠及人民群眾。

  鐘翔平認為,“雙智”建設背後的驅動力,就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和便捷出行不斷增長的需求。因此,“雙智”建設要“想公眾之所想,建公眾之所需”。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指出,“雙智”需要從理論、技術、工程、應用、政策、標準等多個維度去推進。不可能把所有基礎設施規劃好、建設好,然後再來做場景的應用,應該是基礎設施和相關應用場景協同發展、相互成就。同時,應該研究一些痛點問題,比如城市路面擁堵的難題,借助“雙智”契機,找到一劑良方。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指出,“雙智”將帶來汽車産業創新和城市發展制度創新。需要跨領域協同、跨産業融合,把産業培育好,把蛋糕做大。

  不少專家指出,“雙智”建設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産業鏈條,跨越了多個行業,每個行業分工不同卻需緊密配合,不同的參與者能否正確定位自己,對産業能不能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如何明確産業定位,將成為下一步“雙智”發展的重要議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胡傲霜
北京要聞
“世界水日”倡節水
“世界水日”倡節水
珍稀候鳥頻頻飛臨北京平谷
珍稀候鳥頻頻飛臨北京平谷
打卡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
打卡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
北方多地出現降雪天氣
北方多地出現降雪天氣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9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