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初春氣息漸濃,北京的公園和京郊河湖碧水藍天,飛鳥翔集,吸引了眾多游客游玩。

北運河甘棠閘附近,近百隻普通秋沙鴨踏水起飛。 記者 白繼開 攝
鴛鴦游弋櫻花湖
眼下,玉淵潭公園的湖面大部分已經化凍,許多野生鳥類在湖中嬉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白秋沙鴨以及北京市級保護動物鵲鴨、赤麻鴨、普通秋沙鴨等相繼在園內棲息。經過近3年調查,公園記錄的鳥類已達160種,隸屬16目45科。
櫻花湖碧波蕩漾,鴛鴦悠閒游弋。游客們拿着手機,攝影愛好者們則端着各種“長槍短炮”,將眼前春景收入鏡頭。公園管理處綠化工程師梁瑩介紹,鴛鴦是公園的明星鳥種,冬季一天最多達240余只,佔北京市鴛鴦數量的三分之一。這裡的水體環境和卵石淺灘是鴛鴦的最愛。2020年至2021年,燕隼在園內連續兩年成功繁殖,成了公園的另一張生態名片。
觀鳥的同時,游客們也學習到很多關於鳥的知識。“枕套上面繡的鴛鴦是雄的還是雌的?”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是雌雄一對兒。可事實是,它們都是雄的。經過講解員的解釋,大家才明白,鴛鴦最早並不是形容男女愛情的,而是比作兄弟之情。直到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作詩“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這才開啟了以鴛鴦比喻夫妻的先河。
天鵝戀上昆明湖
在頤和園裏,天鵝是這裡的明星。每年“龍抬頭”前後,都會迎來遷徙途中歇腳的白天鵝。
昆明湖的南湖部分是白天鵝十分中意的戲水地,它們一個個從水面掠過,又排成“一”字在空中盤旋,或是把頭扎入水中捕食。在天氣晴好的黃昏,橘色的天空映着香山,像是自然賜予的絕佳畫布,不遠處的玉帶橋又為這山水自然增添了人文歷史的厚重。
綠頭鴨踏水飛行
傍晚時分的順義減河公園水域,幾隻綠頭鴨或鳧水嬉戲,或踏水飛行,靈動的身姿吸引了不少游人駐足欣賞。在潮白河順義段,除了綠頭鴨,還有白鷺、河鷗、白天鵝、黑天鵝等十余種涉水禽類長期定居於此,尤其以春季最多。
去年5月,潮白河順義段實現全線通水,這使得潮白河通水河段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形成了深潭、島嶼、灌草、疏林等多種河流生境,吸引了包括國家三級保護動物白骨頂雞在內的多種游禽。
銀鷗水面起舞
順義向南,通州北運河甘棠閘上游,水面波光粼粼,數十隻蒙古銀鷗翩翩起舞,歡快自在。近年來,隨着通州區空氣質量、河湖水質和河道周邊環境改善,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聚集。“僅今年1月到現在,北運河管理處已經觀測到20余種鳥類。”北運河管理處水環境管理科負責人王子龍説,白鷺、蒼鷺、綠頭鴨、黑水雞、銀鷗等在北運河各水域都能看到。去年,還曾經發現了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的身影。(記者 代麗麗 王天淇 實習生 張雨凡)
-
特寫:最長的一分鐘
3月4日晚,李端將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
-
生命的綻放——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側記
開幕式上,無論是殘奧運動員還是殘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懷揣夢想,絢爛綻放。
-
《千里江山圖》“畫”入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手冊
昨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舉辦。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了該手冊的設計團隊負責人,北京印刷學院人文與未來創新設計中心出版物設計研究室主任夏小奇教授,為讀者揭秘《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手冊的設計亮點。在構思開幕式手冊的頁面編排與創意元素時,設計團隊還特別將“超越、融合、共享”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理念融入整體設計之中。
-
冬殘奧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汪之棟:穩紮穩打
汪之棟接觸殘奧冰球項目時間並不長,他見證了我國殘奧冰球項目在北京冬殘奧會申辦成功後從零起步。
-
點燃“微火”,照亮世界——訪視障主火炬手李端
而在此次冬殘奧會開幕式上,李端又舉起火炬,緩緩插入主火炬&內,照亮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