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日),北京市政協舉行“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議政會情況通報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將推進國家自然博物館、中國長城博物館等6處博物館的建設。
去年5月18日,國家文物局與北京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建北京博物館之城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博物館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共有204家各類備案博物館,免費開放博物館達94家。從地域分佈來看,全市16個區都有博物館分佈,朝陽區、東城區擁有博物館數量最多,均在35家以上,東城區每10萬人平均擁有4.4家博物館,人均擁有博物館的數量居於全市之首。北京地區博物館藏品總數已達1625萬件套,可移動文物數量和三級以上珍貴文物數量均居於全國首位,持續開放基本陳列520個,每年平均舉辦展覽600多項,開展活動上千項,年均接待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北京市將加強和優化頂層設計,編制印發《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規劃》,加強對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的發展定位、體系布局、功能發揮、體制機制等方面的頂層設計。北京市還將研究制定關於《北京市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的若干意見》配套文件和政策,&&扶持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資金管理辦法等,為北京地區博物館事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
此外,北京市還將優化博物館布局,依託“兩軸三帶”建構博物館之城輪廓肌理,立足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空間布局特徵,推動形成北京市地標性大型博物館群落,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及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圍繞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四大方面,支持、推動建設中國長城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奧運博物館、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博物館等一批代表性的現代化博物館。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市發改委將積極發揮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作用,強化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加大博物館建設支持力度。目前正在建設的首都博物館東館(大運河博物館)已實現外立面亮相,今年底將基本完工;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2023年將投入使用;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改建工程、北京市唐代遺跡保護工程、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國家自然博物館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這些博物館的實施將進一步優化北京市博物館布局,推動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博物館事業發展新格局。
市政協教文衛體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市政協將聯合市委統戰部圍繞“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主題召開議政會。市政協教文衛體委牽頭組織的聯合調研組將聚焦全市博物館體系布局、博物館管理體制機制、博物館體系發展保障及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等方面聚焦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為建設“博物館之城”積極建言獻策。(記者孫穎)
-
北京冬殘奧會“夏奧之火”在天壇公園採集
3月2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種採集儀式在天壇公園舉行,採集“夏奧之火”。
-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炬接力火種匯集暨火炬傳遞起跑儀式在京舉行
3月2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火種匯集儀式在天壇公園舉行。
-
中國體育代表團公布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旗手
殘奧冰球項目男運動員汪之棟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將於3月4日舉行。
-
北京將編制印發《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規劃》
昨天,北京市政協舉行“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議政會情況通報會。市政協教文衛體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市政協將聯合市委統戰部圍繞“推進建設‘博物館之城’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主題召開議政會。
-
北京野生鳥類逾500種 超全國鳥種數量三分之一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截至目前,北京野生鳥類已超過500種,超過全國鳥種數量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