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魏夢佳、王君璐)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截至目前,北京野生鳥類已超過500種,超過全國鳥種數量三分之一。
北京處於東北地區向華北地區的過渡地帶,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天都有大量候鳥由南向北遷徙過境。加之近年來北京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越來越多的鳥兒選擇在北京棲息繁衍、休養生息。
“北京已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副處長紀建偉介紹,近幾年來,震旦鴉雀、青頭潛鴨、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頻現京城,黑鸛、褐馬雞、鴛鴦等在北京的分佈區也不斷擴大,珠頸斑鳩、戴勝等鳥類則更為常見,紅隼等猛禽也變為常見種。“去年,僅我們監測到的鳥類數量就有360多萬隻。”
在北京房山區拒馬河流域,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及房山區政府為世界瀕危珍禽黑鸛建立“黑鸛保護小區”,目前已形成100多只的固定種群並實現穩定增長。監測發現,近幾年黑鸛的棲息和取食範圍從房山基本擴展到北京全市。
紀建偉説,這些年北京持續加大生態環境建設,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野生動植物在北京“安家”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去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4.4萬人次、執法車輛7.7萬台次,對全市各類自然保護地、重點國有林區林場、候鳥等野生動物繁殖地及遷飛停歇地等開展巡查巡護。
北京要聞
-
北京野生鳥類逾500種 超全國鳥種數量三分之一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截至目前,北京野生鳥類已超過500種,超過全國鳥種數量三分之一。
-
陳吉寧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
近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紅”工作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陳吉寧來到京東方技術創新中心,詳細了解創新研發布局、物聯網戰略轉型等情況,察看智慧城市、智慧商務等研發成果展示。
-
蔡奇主持會議研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要點等事項
昨天上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要點等事項。會議研究了《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指出,要認真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要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成效。
-
2022年底北京開通兩條新地鐵線(段)共22.4公里
年底新增22.4公里線路 按照建設計劃,今年將實現昌平線南延一期(清河-學院橋)、16號線(玉淵潭東門-榆樹莊)等條(段)、共22.4公里線路年底開通試運營。
-
推進建設和改造 2022年北京交通提速發展融合先行
在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今年將繼續加快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協調推進京唐城際鐵路、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建設,加快推進城市軌道平谷線建設。加強“軟聯通”方面,與津冀、國鐵協同,啟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運輸服務聯程、技術標準兼容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