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科學到底多重要?科學大咖們來回答!
2022-03-01 08:59:4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張漫子)2月26日,中國科學院格致論道講壇推出2022年“基礎科學”係列專場的第一期,來自分子生物學、天文學、認知科學、水環境、大氣物理等領域的多位科學家結合科研經歷探討了科學研究與應用的關係,闡釋基礎科學對科技創新的根基和源泉作用。

  中國科學院格致論道講壇在2022年推出“基礎科學”係列專場。圖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中國科學院格致論道講壇“基礎科學”係列專場的第一期上,做題為《理解物質的本源:美妙神奇的基本粒子》的演講。(受訪者供圖)

  2021年,中國科學院制定《中國科學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的若幹意見》即“基礎研究十條”,推出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一係列新政策、新措施。中國科學院格致論道講壇推出基礎科學專場係列的初衷,就是旨在提高公眾對基礎科學的了解程度。

  中國科學院格致論道講壇“基礎科學”係列專場第一期的圓桌對話環節,幾位科學家提出犀利觀點。(受訪者供圖)

  “對于基礎科學來説,每個學科都重要。今天的冷門可能在明天就變成熱門,今天的熱門可能明天又變成冷門。所以,對中國來説,我們的基礎科學研究應當均衡發展。”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的一番話,在現場引起科學家們的共鳴。

  “噬菌體的研究已經沉寂了30年,幾乎沒有一個人願意投入到噬菌體的研究裏面去,但就是因為細菌和噬菌體相互作用的研究産生了基因編輯,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基因剪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錢韋舉例闡明基礎研究多樣性的意義,“所以我們呼吁,對于基礎研究的投入一定要注重多樣性。”

  王貽芳説:“基礎科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是使我們‘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也是所有應用的基礎。如果不能對基礎科學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認識,不能抽象出一個更高的理論體係,那我們的應用走不遠也走不深,更談不上領先。”

  “我國在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中,基礎研究投入所佔比例很小,約為發達國家所佔比例的1/3。我們應進一步重視基礎科學,加大基礎科學研發投入。”王貽芳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探訪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家個體飯店
探訪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家個體飯店
感受奧運文化
感受奧運文化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