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上造起微花園 居民齊動手小區荒地變樣了
2022-02-28 14:57:19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小區環境漂亮了,有地兒遛彎了。你看,這花是我種的,那棵樹是我孫女畫的……”説起家門口的新變化,楊大媽開心地笑了。經過社區微更新,海淀區西三旗街道悅秀路80號院的老舊車棚和斑禿綠地搖身一變,成了集便民服務、休憩、文化展示功能為一體的休閒廊架。

  西三旗街道悅秀路80號院有兩處樓間空地:一處是年久失修的老舊自行車棚,裏面堆放着“僵屍車”和大件廢舊傢具;另一處是塊斑禿綠地,裏面的設施閒置,利用率不高。對於這兩塊空地,居民的改造意願都很強烈。

  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後,西三旗街道啟動了社區微更新計劃。改什麼、如何改,居民説了算。街道搭橋讓居民代表與設計團隊見面溝通,居民可以當着設計團隊的面説問題、談想法:“要保證電動自行車停車數量”“增加些休息座椅,讓我們老年人能有個坐的地方”……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説開了,經過多輪溝通共商,居民還一起選擇了廊架顏色、座椅樣式、花草配置比例等,後續實施過程中,大家仍然積極地通過居委會轉達意見建議。

  除了制定改造方案,小區居民還參與了共建活動。街道通過線上報名邀請居民一起來種植地被植物,大家在花園裏一起勞作,刨土、脫盆、埋土……幹得熱火朝天。在街道責任規劃師和專業設計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們還用蘸滿顏料的小手在事先畫好樹榦的墻上按下五顏六色的小手印作為“樹枝”、“樹葉”。孩子們拿起畫筆,畫小鳥、小猴子、小狗、小貓。

  改造接近尾聲時,街道還向全小區居民發起線上命名徵集活動,邀請大家為新改造的綠地命名。活動共收到了25個命名提案。經過社區、街道初選,居民投票,兩處改造完畢的樓間空地最終被命名為“悅春園”和“秀秋園”。

  改造後,荒廢綠地變成了小花園,老舊車棚也大變身,取而代之的是集合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快遞櫃、水櫃等便民服務功能和休憩、文化展示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廊架。“改造完成後,小區環境真是大變樣,我和老伴每天都要下樓轉轉!”胡大爺高興地説。(記者師悅)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感受奧運文化
感受奧運文化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交通違法記分規則有重大調整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北京:做好防疫迎接開學
破譯“雙奧之城”密碼
破譯“雙奧之城”密碼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