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延慶2月9日電(記者姚友明、伍鯤鵬、張驍)雖然在17對參賽選手中名次墊底,但中國男子雙人雪橇選手黃葉波和彭俊越還是在賽後的新聞混採區內,對他們的未來信心滿滿。
“我們相約要一起參加很多很多屆冬奧會,我們的目標是站上冬奧會最高領獎&!”黃葉波説。

2月9日,中國選手黃葉波和彭俊越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雙人雪橇項目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孫非攝
兩人原來都不是雪橇項目的專業運動員,黃葉波是黑龍江人,曾是短跑運動員,而彭俊越則來自廣東省,曾是一名籃球選手,2015年,我國成立雪橇隊,兩人通過選拔,轉項而來,因為雪橇走到一起。
“雪橇隊是先開始選拔的,如果選拔時間晚一點,我們可能去鋼架雪車或者雪車隊了,當時對這三個項目有啥區別都搞不懂,”黃葉波説,“剛開始練的時候,每次滑行時雪橇都會翻,有時候一趟滑行能翻兩三次,摔倒了再爬起來,我們就是這樣起步的。”
彭俊越則坦言,開始接到教練打來的電話,告訴他去參加選拔時,他還以為是要去參加籃球國家隊的選拔測試。“後來訓練的時候,我就自己琢磨,發現這個項目挺有意思的,就留下來了”。

2月9日,中國選手黃葉波(前)、彭俊越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雙人雪橇項目比賽中準備出發。新華社記者賀長山攝
黃葉波和彭俊越&&,與單人雪橇相比,雙人雪橇項目從操控性上要更難一些。“如果把單人雪橇比喻成小汽車的話,那麼雙人雪橇就是在駕駛大卡車。重量大、重心高,很容易翻橇。兩個人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果步調不一致,成績就會不好。”黃葉波説。
“這個項目和大家認知的球類雙打也還不太一樣,這個項目也不能輕易更換搭檔,必須由兩位選手長時間的配合磨煉,然後經過成百上千次的滑行,才算入門,算是有了基礎,”彭俊越説,“我們在以超過130公里的時速滑行時,實際上是沒有辦法通過語言來交流的,我們只能用細微的身體姿態,還有長時間滑行的經驗,然後來告訴對方有些地方需要做一些調整。”

2月9日,中國選手黃葉波和彭俊越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雙人雪橇項目比賽中。新華社記者孫非攝
9日,這對組合創造了本賽季在“雪游龍”賽道上的最好成績,兩次滑行每次都滑進了61秒。對於今天的表現,黃葉波給兩人打了7分,他認為出發還是兩人下一步需要重點加強的技術環節,此外比賽中的身體姿態控制也有待改進和提升。
賽後,現場觀賽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走到賽道邊,與黃、彭二人“碰拳”致意。“他希望我們能繼續保持下去,然後相約下一屆冬奧會再見。巴赫主席也希望我們今晚能睡個好覺,迎接明天的接力比賽。”黃葉波説。
10日,北京冬奧會雪橇項目將迎來最後一場比賽,將決出團體接力項目的金牌。談到這場比賽,黃葉波説,我們沒有什麼壓力了,就是去充分享受比賽,享受冬奧會。
編輯:樹文、鬱思輝、曹奕博、李欣怡(實習)
-
北歐兩項——個人賽賽況
當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歐兩項個人跳&滑雪標準&越野滑雪10公里比賽在張家口賽區舉行。
-
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半決賽賽況
當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男子1500米半決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
-
“手語播報數字人”:讓“無聲世界”感受冬奧魅力
5日起,北京廣播電視台《北京您早》節目在播出北京冬奧新聞時,屏幕左下角多了一個熟練運用手語播報的“虛擬人”,這是北京市科委為讓聽障群體更好地感受冬奧盛況而立項實施的“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系統”。
-
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預賽賽況
當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女子1000米預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
-
我們的目標是站上冬奧會最高領獎&!——雙人雪橇“破冰者”的壯志雄心
2月9日,中國選手黃葉波和彭俊越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雙人雪橇項目比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