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市召開2022年全市水務工作會議。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北京水生態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主幹河流26年來全部重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81處乾涸多年的泉眼復涌。今年,北京將在推進河湖空間開放共享上持續發力,推動永定河中堤年內分段有序開放,實施西南二環水系濱水空間開放提升工程,建設南護城河等沿線慢行系統。完成楊洼船閘工程建設,6月底前實現北運河京冀段遊船互連互通。
去年新增有水河道27條
市水務局局長潘安君介紹,2021年,北京水生態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主幹河流26年來全部重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新增有水河道27條、有水河長452公里、水面32平方公里,81處乾涸多年的泉眼復涌。
2021年9月27日,隨着屈家店樞紐開閘,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實現全線通水,同步迎來的還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泃河、拒馬河五大河流全線水流貫通入海的歷史時刻。以潮白河為例,全線貫通後水質明顯提升,水生物種類日趨豐富,引來國家三級保護動物白骨頂雞嬉戲,野鴨、白天鵝等10余種禽類動物更是長期定居於此。
2021年,全市平原區地下水位回升5.64米、增加儲量28.9億立方米;初步監測顯示,地下水超採區面積由2015年最嚴重時6613平方公里減少到1200平方公里,減幅82%。石景山、亦莊、良鄉、永豐調蓄等水廠全面建成投入運行,新增日生産能力85萬立方米,新建改造供水管線200公里,受益人口超50萬人。
更多河湖水務設施將開放
潘安君&&,今年,本市將繼續推進河湖空間開放共享,&&《北京市河湖和水務設施向市民開放指導意見》,加快推動永定河中堤等水利設施向市民開放;實現溫榆河公園一期開園、二期開工建設。同時,實施西南二環水系濱水空間開放提升工程,建設南護城河等沿線慢行系統;完成楊洼船閘工程建設,6月底前實現北運河京冀段遊船互連互通。
“永定河中堤原本是封閉區域,但未來具備開放條件之後,也可以納入為民服務的項目中去。”市水務局建設管理處處長樊博舉例介紹説,永定河中堤位於盧溝橋以南,全長10公里,開放前將對基礎設施進行提升,包括場地修整、補栽綠植、建設標誌標牌、布設視頻監控設施、施劃道路標誌線等,之後按計劃分段有序開放。
為營造濃厚的冬奧氛圍,市水務局也從本月上旬起陸續開放永引渠西四環段門城湖、曉月湖、溫榆河公園等河湖大眾冰場,供市民參與體驗冰上運動。
為傳承和弘揚歷史水文化,本市還將開展核心區歷史水系恢復研究,推進“三山五園”地區萬泉河、北旱河、小月河等歷史水系恢復治理工程建設。
年內治理31處積水點
去年,本市新建污水管線568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線69公里,完成322個村污水收集處理,全市污水處理率達95.8%。今年北京將繼續開展水環境治理“攻堅戰”。
今年,本市將完成核心區及中心城區主要道路雨箅子平立結合改造,治理斷頭管17處、積水點31處;加快實施回天地區積水點治理工程(一期);試點開展村鎮積水內澇治理。同時,再完成300個村莊污水收集處理,建設污水收集管線300公里;完成通州區河東資源循環利用中心(一期)工程;推進完成40公里排水管線消隱,完成剩餘926處雨污管線錯接混接點位整治。
今年,本市將新建改造供水管線120公里,完成20個單位(小區)自備井置換和18個“水黃”老舊小區樓內供水管線改造,推進20個村實現集中供水;力爭再完成100萬隻居民智能水錶更換,新建150處獨立計量區(DMA),全面完成非居民智能水錶更換。(記者 王天淇)
-
永定河等北京五大主幹河流26年來首次貫通入海
2021年9月27日,隨着屈家店樞紐開閘,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實現全線通水,同步迎來的還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泃河、拒馬河五大河流全線水流貫通入海的歷史時刻。為傳承和弘揚歷史水文化,本市還將開展核心區歷史水系恢復研究,推進“三山五園”地區萬泉河、北旱河、小月河等歷史水系恢復治理工程建設。
-
冬奧綜合交通串起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
2016年年底,北京延慶至河北崇禮高速公路河北段開工,吹響了河北交通全力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集結號。
-
國寶虎鎣亮相國博“瑞虎佑安——2022新春展”
在此次國博新春大展中亮相的西周青銅虎鎣引人矚目。最有名的一件展品是西周時期鑄造的青銅重器虎鎣——折肩罐腹,形似茶壺,頂加飾虎紋,蓋頂踞一虎身龍尾獸,整體造型端莊典雅,紋飾精美。
-
“大寒”雪紛飛 北京市屬公園迎冬奧慶春節景觀上新
高高挂起的大紅燈籠與晶瑩剔透的雪花相映成趣,引來游客拍照留念。
-
實地探訪國際快遞處理流程 逐一消殺並加貼“溫馨提示”
近期,北京、廣東等多地均研判不排除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地區的某大型快遞企業國際快遞北京東區操作中心工作人員除嚴格按流程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外還為國際快遞貼上防疫“溫馨提示”給收件人增加一道提醒記者:王君璐報道員:潘婷、周磊新華社音視頻部北京市朝陽區融媒體中心聯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