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中軸線”景觀照明提升項目西城段正式亮燈
2022-01-21 08:52:37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昨夜登上景山萬春亭北望鐘鼓樓,璀璨的燈光帶筆直向北延伸,營造出“時空流轉”的視覺效果。 記者 方非攝

  登上鼓樓向南遠眺景山萬春亭,一條璀璨的燈光帶筆直向南延伸,營造出喜慶歡快的節日氣氛。昨晚,“點亮中軸線”景觀照明提升項目西城段正式亮燈。燈光帶長1.8公里,以鐘鼓樓為核心,覆蓋舊鼓樓大街和地安門外大街。溫暖的華燈為即將到來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虎年春節增光添彩。

  昨晚8點,中軸線上的車水馬龍、萬家燈火在暖黃色燈光勾勒下,盡顯老城古樸、典雅之美。舊鼓樓大街、地安門外大街兩側民居、商鋪在燈光照耀下仿佛披上點點“星光”,清晰卻不刺眼。

  “終於正式點亮了。”“點亮中軸線”西城段景觀照明設計師胡熠看著亮起的燈光帶,輕聲感慨着。為了這1.8公里的燈飾,她和團隊的設計師們忙碌了無數個日夜。西城段作為整個“點亮中軸線”景觀照明工程的一部分,隸屬於中軸線傳統風貌段。按照設計目標,要做到“點亮”一脈綿延的文化,彰顯首都魅力;“點亮”京城之脊的格局,放大城市亮點;“點亮”京韻京味的生活,提升主客體驗。

  目標明晰,如何把抽象概念具象化,成了胡熠和同事們要完成的任務。按照設計方案,整個“點亮中軸線”景觀照明提升項目被劃分為6個核心建築群,搭配6段場景故事:永定門區域“江山永定”、正陽門區域“京韻繁華”、天安門區域“莊嚴恢宏”、故宮景山區域“壯美紫禁”、鐘鼓樓區域“時空流轉”、奧運塔區域“時代錦繡”。最終形成“一軸,國之正中;六境,廣匯祥和”的效果。其中西城段所在的正是鐘鼓樓區域,主題為“時空流轉”。

  四個字看似簡單,想要充分體現並不容易。怎樣才能用燈飾體現出跨越元、明、清的北京晨鐘暮鼓、時間更替之美呢?在日常的踏勘調研中,胡熠和同事們思考着,時光流轉需要“刻度”來度量,而最好的“刻度”正是中國傳統的“時辰”。

  “我們將十二時辰的概念融入設計,通過色溫調節,將百姓的生活與時間相連。”胡熠説。

  具體來説,就是從酉時(17時至19時)開始,按照時辰順序,經戌時、亥時、子時,以暖黃色為基礎,實現色溫和亮度的微變化。

  由於地安門外大街和舊鼓樓大街在歷史上的功能定位不同,照明效果亦有區別。胡熠介紹,地安門外大街是古樸繁華的商業區,因此亮燈時着力凸顯商鋪;舊鼓樓大街為寧靜祥和的居住區,亮燈時則凸顯民宅。

  不僅如此,為了做到利舊節約、節能環保,燈飾一律選用結構倣古、體積小巧的LED燈。根據沿街建築挂檐板制式,有的燈飾隱藏其後,力求達到見光不見燈的效果,最大程度亮出中軸風貌。

  此外,為展現西城段沉穩祥和的氛圍,設計師們和什剎海阜景街指揮部經過研討決定,最大程度利用現有燈桿,在部分段落採用燈光投影的方法點亮中軸線,避免光污染。(記者 張驁)

  相關新聞

  三年磨一劍,“中軸線游典”出版

  市文旅局歷時三年組織編寫的《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系列叢書日前出版發行,叢書共4函16冊,體量300余萬字,填補了深度探訪北京中軸線文化旅游資源類叢書的空白。

  全書以營城、建築、紅跡、胡同彰顯“古都風韻”,以園林、廟宇、碑刻、古獅雕琢“文明印跡”,以商街、美食、技藝、戲曲見證“薪火相傳”,以名人、美文、譯筆、傳説喚起“文化拾遺”,既有對北京城市整體文化的宏觀掃描,又有具體而精微的細節展現;既有活躍在我們生活中的文化延續,也有留存於字裏行間的珍貴記憶。

  叢書以學術為支撐,以普及為目的,以文旅融合為特色,以助力中軸線申遺為使命,通過“游”來解讀中軸線。內容切入點多,便於讀者依興趣選擇;創作手法突出情景化、體驗化、專題化,方便讀者按圖索驥。

  叢書創作者除了研究中軸線的專家外,還包括對北京歷史文化有深刻認知的中青年作者,他們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傳遞中軸線魅力,激發讀者探索尋覓的熱情。(記者 李洋)

  (原標題:“點亮中軸線”鐘鼓樓段亮燈 依傳統時辰調亮度色溫 分商街民宅定照明效果)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點亮中軸線”景觀照明提升項目西城段正式亮燈
    昨夜登上景山萬春亭北望鐘鼓樓,璀璨的燈光帶筆直向北延伸,營造出“時空流轉”的視覺效果。昨晚8點,中軸線上的車水馬龍、萬家燈火在暖黃色燈光勾勒下,盡顯老城古樸、典雅之美。
  • 北京市屬公園迎冬奧慶春節景觀上新
    2022年北京的第一場雪紛揚而至,在大寒節氣裏為公園增添銀白色彩,園林古建和樹木山湖都披上了新裝,紅燈映雪,引來眾多游客拍照留念,迎接春節和北京冬奧會的到來。為保障市民游客賞雪觀景,昨天凌晨市屬各公園園務管理職工就已全員到崗,做好清雪準備,及時掃雪。
  • 服務廣、志願者多 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準備好了
    提起冬奧場館,人們腦海中常常會浮現起冰立方、冬奧村、鳥巢等。“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BOP”是進入公共區後的第一個藝術裝置,此起彼伏的藍色海浪托起“一起向未來”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題口號。
  • 北京2022年冬奧會城市景觀佈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夜幕降臨,天安門廣場的“精彩冬奧”主題花壇被通體點亮。作為此次專為冬奧打造的10大主題花壇之一,“精彩冬奧”主題花壇以中國結為主景,結合冬奧會會徽、五環和冰雪元素設計。除了大紅燈籠和中國結,天安門廣場、東單、西單路口等點位佈置的10個冬奧主題花壇也一起亮相。
  • 中國首部原創冰上舞劇《踏冰逐夢》20日在京上演
    昨晚,中國首部原創冰上舞劇《踏冰逐夢》在北京萬域芳菲冰上演藝中心上演。這部舞劇最大亮點當屬中國最傑出的花樣滑冰雙人滑運動員張丹、張昊再次合體。在劇中,他們飾演的是陸溪雲、杜遠洲這一對攜手為中國花滑事業奮鬥不止的冰上情侶。
我為冰狂
我為冰狂
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
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
北京公交集團212部氫燃料新能源車服務冬奧
北京公交集團212部氫燃料新能源車服務冬奧
北京冬奧這樣“下館子”
北京冬奧這樣“下館子”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84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