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在此次國博新春大展中亮相的西周青銅虎鎣引人矚目。記者 鄧偉攝
國寶虎鎣(音瑩)歸國後再次亮相。“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19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幕,約100件(套)年味十足的展品揭面紗,其中七成以上展品屬於首秀。
展廳宛若一座傳統院落,觀眾走進“院門”,耳畔爆竹聲響起,年味兒撲面而來。策展人説,展廳設置了5扇用於分割空間的“門”,寓意五福臨門。展品年代跨度大,上起商代,下迄21世紀初,既有金玉璀璨、精工細作的貴胄用器,亦有粗陶灰瓦、樸拙可愛的市井遺存,從文化的各個側面反映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延綿不絕的虎文化。
最有名的一件展品是西周時期鑄造的青銅重器虎鎣——折肩罐腹,形似茶壺,頂加飾虎紋,蓋頂踞一虎身龍尾獸,整體造型端莊典雅,紋飾精美。據推測,它是在祭祀典儀上用來進奉使用的禮器。專家介紹,商周古人重祭祀,虎形象的禮器承載着重要的信仰意義。如果在X光下,還可以看出這件文物蓋頂有銘文和龍虎組合紋。
虎鎣的回家故事更值得關注。1860年,英法侵略者佔領圓明園,哈利·路易斯·埃文斯本人參加燒燬及搶劫過程,並將虎鎣據為己有。經過百餘年漂泊,在多方努力下,這件文物在2018年重歸祖國懷抱,入藏國博。專家説,虎鎣被掠流離海外,是清政府被列強欺凌的真實寫照。如今,中國國力日益強大,文物回歸祖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見證。
展廳裏還有很多和“虎”有關的文物。西漢堂陽侯虎符保存幾近完好,左右兩片仍然能像兩千多年前那樣開闔。虎的形象還出現在玉佩、枕頭這類貼身使用的生活器物上,也出現在孩童服飾、門頭墻上,表達人們希望借助虎威驅除邪祟、保祐平安的心願,以及對未來順祥生活的祈福。
展覽設置了多媒體互動體驗區。有動態捕捉技術加持,觀眾可以上手體驗無紙屑的剪紙技藝。(記者 劉冕)
北京要聞
-
京城大寒時節雪花飄
當日是大寒節氣,北京迎來降雪。
-
加密市場領域常態化核酸檢測:北京切實提升疫情風險“早發現”能力
郎志強指出,根據加密市場領域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要求,北京市將對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共同居住者核酸檢測頻次由每30天檢測一次調整為每15天檢測一次。
-
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北京疫情防控再敲警鐘!
綜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1月20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
中國生物制藥首款生物類似藥阿達木單抗獲批
(專發北京頻道)中國生物制藥首款生物類似藥阿達木單抗獲批 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俠克)記者20日從中國生物制藥獲悉,其旗下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阿達木單抗注射液於2022年1月18日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將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三大適應症的治療。
-
人臉識別系統安全測評結果發布
(專發北京頻道)人臉識別系統安全測評結果發布 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張超、蓋博銘)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近日在京主辦人工智能融合發展與安全應用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