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美認定中國“匯率操縱”將成國際金融史上荒唐案例
2019-08-13 08:21:16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撰文稱——

  美認定中國“匯率操縱”將成國際金融史上荒唐案例

  “美國認定我所謂的‘匯率操縱’,是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背景下的政治操作,將成為國際金融史上典型的荒唐案例。”8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署名文章中表示,美國財政部8月5日違背世界貿易和國際金融基本常識和專業精神,以不幹預匯率貶值為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此舉罔顧美國保護主義下單邊關稅升級導致國際金融市場普遍調整的基本事實,也與美國5月發布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宏觀經濟和外匯政策報告》結論不一致,是美國挑起和升級中美經貿摩擦整體策略的一部分,充分體現了其政策評估的不透明性和任意性,國際市場上任何不受美國政府歡迎的價格調整都可能被隨意打上外國政府幹預的政治標簽。

  “盡管人民幣匯率受到經貿摩擦的衝擊,盡管美國將我列為‘匯率操縱國’,但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開放的既定方針不會因此動搖。”潘功勝説,中國將繼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堅持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匯率形成機制,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中國是負責任大國,在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採取了負責任態度,為全球經濟逐步復蘇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將堅定恪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承諾,不會進行競爭性貶值,不會將匯率作為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工具。

  潘功勝表示,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人民幣匯率盡管會受到貿易摩擦等外部衝擊,但我們判斷不會無序貶值,外匯市場在經歷短暫震蕩後終將回歸基本面。

  第一,中國經濟運作平穩,預期更加穩定。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未來經濟增速仍將持續高于全球大部分主要經濟體,人民幣仍是強勢貨幣。2005年至2019年6月,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38%,實際有效匯率升值47%,是二十國集團中升值最多的貨幣。近期中美經貿摩擦不確定性較大,但美國加徵關稅對我衝擊的邊際效應遞減。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增長韌性增強,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

  第二,跨境資本流動基本穩定。隨著我國開放領域逐步拓寬,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國內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資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金融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投資者配置更多人民幣資産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規模已位于世界前列,但外資持有比重只有2%和3%左右,隨著中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被更廣泛地納入國際主流指數,中國債券市場在全球負利率范圍擴展背景下保持較高的收益水準,外資投資空間較大。

  第三,我國外債穩定性增強。近年來,我國外債增幅相對于經濟總量並不高,2018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分別是14.4%、74.1%、5.5%,遠低于國際警戒線。外債類型結構優化,以中長期資産配置為目的的央行類境外投資者持續增持境內債券,債務證券佔外債余額比重由2014年末的8%持續上升至2018年末的22%,這部分資金穩定性較強,匯率變化不容易引發大規模的外債“去杠桿”。

  第四,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外匯市場主體更加適應和理性。“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提高,波動率已接近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水準。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成為常態,貶值壓力得到及時釋放。當前,個人購匯更加平穩,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更加理性有序,市場主體囤積外匯現象逐步消失,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意識有所增強。

  “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有效防范各種環境衝擊風險,堅決維護外匯市場穩定,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體係平穩健康發展。”潘功勝表示,未來中國外匯管理工作將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中適應開放,資本項目開放、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將在更高的水準上協調推進,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將有更大的提升。(記者 陳果靜)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美認定中國“匯率操縱”將成國際金融史上荒唐案例-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486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