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觀察:有人棲“籠屋”有人擁豪宅——香港修例風波中有貧富差距憂慮
2019-09-07 00:05:4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香港9月6日電 題:有人棲“籠屋”有人擁豪宅——香港修例風波中有貧富差距憂慮

  新華社記者蘇萬明

  3日下午,香港天氣溽熱,深水埗鴨寮街跳蚤市場裏,人聲嘈雜。跳蚤市場兩旁的居民樓,外墻墻皮脫落,密集的窗子外晾曬著衣服。

  新蘇記燒豬大王旁邊一米多寬的小巷裏,頭髮花白的58歲陳阿婆佝僂著腰,把附近商家扔出來的紙箱子一一攤平,碼到三輪車上。裝滿後,她將拉到垃圾站。“幹的一斤賣3毛錢(港元,下同),濕的2毛。一天能掙四五十元吧,要揾食啦!”

  在香港,既有身家數以千億元的富豪,也有七八十歲依然要出來撿垃圾換錢“揾食”的低收入者;既有港島的各種奢侈品店,也有深水埗這樣的跳蚤市場;既有人坐擁半山豪宅,也有人棲身空間細小得像棺材一樣的“棺材房”,或住在將一個房間分成很多間的“劏房”和“籠屋”……

  嚴重的貧富差距,已成為香港一大社會問題。

  基尼係數介于0和1之間,數值越大,反映住戶收入差距越大。一般而言,0.4為警戒值。香港特區政府每五年公布一次基尼係數。最近一次即2017年6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香港按原本每月住戶收入編制的基尼係數為0.539,較2011年的0.537上升0.002,創45年來新高。

  樂施會2018年9月25日發布的《香港不平等報告》指出,原住戶收入基尼係數由2006年的0.533上升至2016年的0.539,十年間越來越嚴重。2016年全港貧窮家庭數目超過53萬戶,貧窮人口高達130萬,貧窮率約達二成。其中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人口超過39萬,貧窮率為36.6%。

  同時,2016年,全港最富裕的10%住戶的每月收入中位數是最貧窮的10%住戶的43.9倍,已經達到“極端貧富懸殊”的程度,也比2006年的33.9倍大幅擴大。

  貧富兩極分化,長年不漲的工資,日益高昂的房價、租金、消費等城市生活成本,讓香港貧窮人口的處境日益惡化,令他們對民生日益擔憂。

  即使是更可能獲得高薪水的大學生,亞太地區人才招聘網站JobsDB發布的《2018年大專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香港三成應屆大專畢業生和本科生須參加四至五次面試才獲得首份工作。近兩成(18%)應屆大專畢業生不滿意離校後首份工作,他們的平均月薪僅為14280元。

  而對于中低收入就業人群,憂慮則更嚴重。香港素以“購物天堂”聞名于世。然而,隨著海淘、山姆會員店等網購興起,越來越多顧客被網購分流,香港本土銷售業員工就業和生活面臨較大衝擊。

  根據特區政府今年8月公布的數據,7月香港失業率較6月上升了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宿、零售、餐飲、貿易和批發等行業,7月吸納人數同比出現下降。

  香港市民王小姐在鴨寮街跳蚤市場有一個臨時攤位,平日裏推出一個小板車,靠兜售手機電話卡、上網卡維持生活,顧客多是遊客或剛進入香港職場闖蕩的年輕人。不過,近期客源大量減少。“總感覺生活看不到什麼希望。”她説。

  日益高昂的房價和租金,讓香港被有的調查機構評為連續九年房價最難負擔城市首位。樂施會統計顯示,香港近年來“劏房”急劇增加,2016年全港共有9.2萬間“劏房”,“劏房”居民接近21萬,公屋輪候時間平均由3年升至5.3年。

  此外,貧富差距和階層分化,正日益讓貧困出現代際傳遞。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出,2018年,全港共有102.71萬名18歲以下兒童,其中23.71萬名生活在貧窮線下,其中56131人(至2018年12月)領取綜援。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認為,接受教育既是兒童權利,也是貧窮兒童脫貧的主要途徑之一。然而,總體而言,由于貧困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政府對貧困兒童課後學習支援等不足,貧困兒童很難獲得優質教育,改變命運。

  貧富差距和民生困頓導致的憂慮和怨氣,經過長期積累,正出現泛政治化——“社會運動”既是憂慮情緒的發泄口,也可能為改變現狀帶來一點希望,因此,“政治訴求”和民生訴求疊加、共振,引發很大社會動蕩。

  已經持續3個月的修例風波,遊行人群中也能聽聞對民生改善的訴求。8月24日下午,在香港觀塘偉業街的天橋上,幾位老人不時跟著遊行隊伍吶喊口號。他們説:“為什麼?因為生活艱難!”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海知
記者觀察:有人棲“籠屋”有人擁豪宅——香港修例風波中有貧富差距憂慮-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97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