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安徽省滁州市的鳳陽縣,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優質旅游大縣——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狼巷迷谷、韭山洞等多個景點風格各異。在明朝,因特殊的地位,鳳陽一躍成為皖北地區的交通與商業中心,公路、水路四通八達。如今,合徐、寧洛、蚌淮、徐明高速公路和京滬高鐵、京福高鐵、水蚌鐵路、津浦鐵路穿境而過。截至2021年,鳳陽縣域內公路通車里程達3036公里。
南是山,北是灣,中間丘陵夾平川。“鳳陽有着得天獨厚的礦産資源和美麗風光,但如何把資源變資産,迫切需要思路和方法。”鳳陽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王濤介紹,為了放大文旅産業綜合效應,鳳陽縣依託自身優勢,高標準做好交旅融合規劃,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打造“四色”旅游板塊
近年來,鳳陽依託明文化,以縣城為核心,打造“金色”旅游板塊。圍繞“一座中都城,鳳陽城市魂”,鳳陽加快明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考古和展示、外金水橋和承天門展示等項目實施,推進明中都文化旅游中心、非遺中心、皇城根公園、如意河水環境治理(洪武門)等項目建設,創建明皇陵4A級旅游景區,到2025年全面建成具有明代文化特色的中都慢城;圍繞明文化旅游,鳳陽在對城區路網提升改造的基礎上又增加投資4800萬元,實施2.92公里明皇陵至310省道連接線道路工程建設,投資3000萬元實施1.9公里中都大道南延伸段改造工程,投資26000萬元實施6.5公里涂山路一級公路建設工程。
鳳陽縣以小崗村為核心,打造“紅色”旅游板塊,加快推進小崗村5A級景區創建,實施小崗村“當年農家”景點升級,積極打造小崗改革小鎮和田園綜合體、鳳陽花鼓起源地、燃燈寺等項目;項目建設方面,投資7500萬元實施20.3公里大溪河至清塘公路改建工程,投資320萬元實施2.1公里小崗村東環線,投資610萬元實施1.8公里小崗村友誼大道兩側生産便道建設工程,投資2500萬元實施2.7公里小崗村創新大道東延和友誼大道至關山道路等。
鳳陽還以南部山區為核心打造“綠色”旅游板塊,主要是南部鳳陽山自然旅游景區,景區內擁有狼巷迷谷、韭山洞、臥牛湖、鳳陽山國家地質博物館、禪窟寺摩崖石刻等。該景區先後被評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結合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建設,投資6100萬元實施12公里宋集至韭山洞至狼巷迷谷公路改建工程,投資3800萬元實施5公里鳳陽山旅游區旅游道路提升工程(一期),投資1.8億元新建23.82公里鳳陽山旅游區旅游道路提升工程(二期),投資2200萬元實施3.7公里江淮分水嶺風景道(鳳陽段)吳窯至定遠旅游道路建設項目,投資800萬元對旅游區內老路進行提升改造。
構建“快進慢游”旅游交通網
“這裡和皖南相比毫不遜色。”鳳陽恩澤農業生態發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志強説。2019年,他來到鳳陽縣殷澗鎮承建美麗鄉村項目,投入2000多萬元在卸家店開發民宿,打造了500畝菊花園和170畝玫瑰谷。“等配套設施完善後,再開闢露營營地。”交通條件的改善讓趙志強對未來信心十足。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近年來,我們從大眾旅游對交通運輸新需求出發,提出構建‘快進慢游’的旅游交通網。”王濤介紹,鳳陽依託公路的網絡化,構建“快進”交通網;根據景區旅游接待規模,確定公路建設標準,推進建設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慢游”交通網。
目前,鳳陽依託“四色”旅游板塊,創造性提出了鳳陽“99號公路”的理念。鳳陽“99號公路”全長約189公里,利用345國道、中都大道、縣道鳳桃路、亮蚌路等幹線公路和沿淮河景觀道路串聯“四色”旅游區,途經全縣13個鄉鎮,把“金紅藍綠”四色旅游板塊有序連接,全力打造鄉村振興與交旅融合建設的“鳳陽樣板”。
“十四五”期間,鳳陽將新增4個高速公路&&口,屆時全縣將有11個高速公路&&口,使鳳陽所有鄉鎮實現10分鐘上高速公路;正在建設的329國道鳳陽至蚌埠段改線工程中,臨淮關跨淮河特大橋主跨290米,鐘形主塔高140米,是目前淮河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橋,預計將於2024年9月完工,將屆時有望成為千里淮河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日益織密的交通網絡,拉近了城與城、城與鄉的地理距離,也拉近了文化生活的距離,在與歷史、文旅、生態的交織中,鳳陽縣域綻放出斑斕色彩。(吳敏)